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2005年黑龍江省財政9000餘萬元支持農村公益事業
2005-12-28 11:00: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8日電 農村公益事業『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的問題由來已久,而且一直困擾在廣大農村基層乾部心頭。肇東市五站鎮曲鄉村由群眾點題,大家決策,1814人籌資12768元建設村屯道路2.5公裡,解決了長期制約該村發展的『心病』,廣大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據省農村稅費改革辦公室有關人士介紹,全部免征農業稅以後,為了發展農村公益事業,2004年省財政廳對農村公益事業實行了『以獎代補』政策。這是實施農村稅費改革以來農民享受國家『一免兩補』政策之後,我省出臺的又一惠農政策,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熱情。今年,為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省財政廳根據《黑龍江省村級范圍內集體公益事業籌資『以獎代補』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堅持從實際出發,本著『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省級財政對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投入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2005年全省共有77個縣(市、區)、880個鄉(鎮)、8903個行政村開展了農村公益事業籌資『一事一議』活動,1684萬村民參加籌資,籌資金額1.93億元,省級財政兌付農村公益事業『以獎代補』補助資金9682萬元,其中,用於村屯道路5200萬元;植樹造林1100萬元;農田水利2300萬元;改造自來水350萬元;改善村屯衛生環境210萬元;人畜飲水配套工程222萬元;有線電視140萬元;文化基礎設施建設160萬元。

  為了促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我省各級黨委、政府都把『一事一議』工作做為農村工作重點,精心組織,認真研究,虛心求教,誠心落實。各地普遍實行了責任分解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對玩忽職守、不主動負責、弄虛作假的予以嚴肅處理,保證了『一事一議』工作的順利進行。我省各地還利用媒體、深入村屯,廣泛宣傳『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同時,充分發揮鄉村能人的示范帶頭作用,動員有地位,有威信的老乾部、老黨員、老教師,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富裕戶,帶頭出資出勞,實現以點帶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為使農村公益事業項目議得上、議得成、順民意、見成效,各地積極探索突出抓住『三個層面』即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黨小組長和村民小組長、黨員和群眾代表;把住『六個關口』即嚴把立項關、預算關、公示關、決議關、實施關、驗收關,從而達到『一個目標』,就是所有議事都堅持依法操作、公開透明,實行陽光工程。今年,我省財政5200萬元用於村屯道路建設,修水泥路20公裡,沙石紅磚路6.2萬公裡,為1300萬農民解決出行難問題。投入350萬元改造自來水,解決了320個行政村飲水問題,使100萬農民受益。投入210萬元改善村級環境衛生450項,清理垃圾5000噸,800個村屯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240萬農民受益。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激發了村民參與『一事一議』籌資的熱情,進一步改善和密切了黨群乾群關系,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