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9日電 28日上午,記者根據居民反映,來到哈爾濱南崗紅領巾街安發小區F208棟為居民測室溫。
據該樓七單元301室居民孫允德介紹,自今年8月進行分戶供暖改造工程後,10月供暖後家裡反倒不如往年熱了,室溫始終不達標。找供暖單位南崗房產經營物業管理公司花園第一分公司到家裡『會診』,鍋爐工說『你家的來水管路比回水管路低近兩米,暖氣水循環不起來,所以不熱』。為了強制循環,鍋爐工在孫允德家的暖氣片上安了一個水龍頭,讓老孫每天放暖氣裡的冷水,『引來』熱水。即使這樣,住在3樓的各戶人家室溫也都不達標。
據隨後趕來的花園第一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供熱運行中,纔發現分戶供暖改造中管路存在一些問題,只得允許居民通過放暖氣水的途徑,使暖氣有些熱量。為了彌補供熱循環水的損失,鍋爐房每天要補充500多噸水。
記者在208棟六單元301室,七單元301室、303室測溫時發現,各戶人家的暖氣包上都安裝了水龍頭,居民用軟水管將暖氣裡的冷水引向衛生間。六單元301室83歲的劉天有老人講,家裡有剛剛8個月大的重外孫子,暖氣不熱,怕凍病了嬰兒,只好每天一邊不停地放暖氣裡的冷水,一邊燒2000多瓦的電暖器提高室溫。自10月供暖以來,燒電暖器已經花了近2000元的電費。就這樣,室溫還是不高。
經物業人員、記者、居民組成的『測溫組』測量,208棟六單元301、304室,七單元301、303室物業測溫分別為18.0℃、19.0℃、17.0℃、21.0℃;記者測溫分別為17.2℃、15.0℃、16.7℃、18.0℃。據居民講,4戶居民中,六單元301室,七單元301、303室從28日早晨開始一直放暖氣水,室溫纔達到這一程度。其中七單元303室的18.0℃加上記者溫度計檢定書中表明的-0.16℃修正值,得數為17.84℃,依舊不達標。六單元304室沒放水,室溫為15.0℃。
七單元303室居民夏永清說,兩個月來為燒熱暖氣找過物業不下20次,問題始終沒解決。
分戶供暖改造應科學施工
哈工程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孫剛教授介紹,在分戶供暖設計中,應注意系統的總阻力損失要大於以往的大采暖,供暖時水循環的『壓差』比原來要大一些。同時,立管方式與管徑的選擇特別重要,否則將出現有的單元熱、有的單元不熱。如果設計施工有問題,分戶供暖就會出現『垂向失調』,樓上過熱、樓下偏冷;如各套立管之間不平衡,也會出現有冷有熱;系統安裝中,坡向不合理,容易造成『氣阻』,暖氣還是不熱。所以說,分戶供暖要尊重科學,從事分戶供暖的設計、安裝人員,必須是經過嚴格培訓的專業人員,否則將出現問題。
·邊之坪
供暖兩個月,室溫一直不達標,且要每一戶居民自己放暖氣水『引流』纔勉強維持可憐的室溫。如此咄咄怪事竟因為『來水管路比回水管路低近兩米,暖氣水循環不起來』。
既然供暖企業承認『分戶供暖改造中管路存在一些問題』。那麼,如此常識性的技術問題,為什麼到供熱運行時纔發現?既然發現了,為什麼不能及時徹底解決?難道要讓居民放一冬的暖氣水、住一冬的冷屋子?
其實,居民們無意追究誰該對如此技術問題負責任,他們的要求很簡單,盡快補救,把屋子燒熱,就這麼點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