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保護建築竟然成了歌吧 改變昭忠祠建築結構和用途未經審批
2005-12-29 11:03:3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萬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9日電 呼蘭縣級保護建築昭忠祠內,竟然開起了歌吧,建築表面也被貼上『光面』瓷磚,原貌遭到嚴重破壞。

  根據讀者提供的線索,記者28日9時許來到呼蘭區西崗公園。進入古色古香的大牌坊後,向右一拐就看到一座佔地約五六十平方米的獨立單層建築,建築左側一殘缺不全的牌子上寫著:『昭忠祠,建於1928年,1994年定為呼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記者看到,該建築門匾上的『藍寶石歌吧』分外醒目,牆面被人裝飾上白瓷磚,四個立柱也包上了紅色瓷磚,其中門口的兩根立柱上刻著兩條盤龍,兩扇窗戶和鐵皮包著的大門緊鎖,窗戶上貼著聖誕老人畫。記者在『文物牌』下方看到了歌吧的宣傳廣告:『喜訊,消費50元以上贈「水之韻」洗浴門票2張』。據附近鍛煉的居民講,這個歌吧已開了好久了,一般都是晚上營業。

  據西崗公園辦公室主任孫長明介紹,公園佔地約15公頃,距今已有70多年歷史,1928年為紀念打擊土匪陣亡的官兵建了昭忠祠。孫主任稱,昭忠祠在文革期間是公廁,後來有人出資恢復原貌,『作為補償,房子一直歸個人使用,但房屋的所有權一直歸公園。』記者請孫主任出示該建築租用合同,孫主任表示,不清楚歌吧經營者是誰,也不知道有沒有租用合同,該人更不曾向公園交納租金。

  隨後,記者又來到呼蘭區文物管理站,該站孟站長說:『早就知道這個事,但它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沒辦法。』記者問:『在保護建築裡開歌廳不是破壞文物嗎?』孟站長稱:『只要不破壞建築內外牆體就不算破壞文物。』

  記者從呼蘭區史志辦了解到,當年昭忠祠為歐式建築,正面為四柱三門,四個廊柱之間有鐵鏈相連,裡面為一個大廳,上懸『昭之來許,為國為民,鐵血英雄』幾個大字,正面擺放陣亡將士的牌位。

  據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站長劉雲材介紹,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只要不改變保護建築原內外牆面結構,允許文物保護單位改變經營項目,但昭忠祠已將牆體表面改變,應當報當地政府批准方為合法。

  記者打電話到呼蘭區文體局,該局的文化股股長關大偉稱,他們沒有收到任何申請手續,如果反映情況屬實,將對其下達整改通知。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