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電 夜間乘坐飛機出行的人都有這樣的印象,在國際國內的大型機場,一下飛機,公路兩側燈火輝煌,成片、連綿的工業帶打造出『不夜城』景象,圍繞機場周圍發展起來的空港經濟十分繁榮。反觀哈爾濱的太平國際機場,每到夜晚,兩側黑漆漆的景象令人感受到蕭條和冷落。和白天忙碌的空港相比,夜間的哈爾濱空港為何『沈悶』?
遠東空港樞紐貨運能力每年遞增20%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是我國十大機場之一,被稱為『遠東空港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在2000年,該市道裡區就對發展空港經濟十分重視:利用地緣優勢,有計劃地發展空港經濟區。
在哈爾濱市道裡區的規劃中,空港經濟區面積為33.37平方公裡,分為南北兩個區。目前,道裡區投入1276萬元資金,在北區即哈爾濱太平空港園區建成了起步區86.7公頃的路網工程,以發展食品精深加工業、物流業、高科技環保型制造業為主,已有國內外8家企業入駐。目前初步進行總體規劃設計,規劃為四個功能區,分別為空港物流區、綠色食品加工園區、機械設備產業園區和新型建材產業園區。
哈爾濱的空港經濟蘊藏了『起飛』的巨大潛力。以機場方面統計的貨運量為例,2004年前,哈爾濱飛機場年貨物吞吐能力為17.5萬噸,70%的貨運能力閑置,經常出現貨機『空載』的情況。近年來,根據每年新增航線和客機情況,貨運能力正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我們同樣也看到,由於航運能力是一個變量,它可根據情況增加貨機運輸。目前實際貨運量只及規劃的一半。因此,哈爾濱空港的貨運還處於吃不飽的狀態。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打造『空港經濟』,已經被列到哈市道裡區委區政府今後工作重心的時間表上。道裡區副區長王春生說,從大的地理坐標上看,太平國際機場所在地哈爾濱市道裡區是我省僅有的兩個農業示范縣(區)之一,大量的農副產品需要外運。從小范圍而言,太平鎮相對於道裡區其他村鎮來說,由於土地鹽鹼度較高,不適宜農業發展,空港經濟也成為加快該區發展的一個迫不及待的命題。
打破單一運輸經濟助空港走出發展瓶頸
今年上半年,道裡區組成考察組參觀了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和北京空港物流園區。目前,以首都機場為依托的園區經濟已經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天竺空港工業園區經濟指標以年80%的速度猛增,從1995年至2004年,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869億元。
但是,目前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要打破單一的運輸經濟來打造空港經濟正面臨著幾個現實問題,首先是政策問題。太平空港經濟區位於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規劃區內,靠近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迎賓路集中區,緊鄰哈爾濱國際機場,其周邊地區有較好的產業基礎,交通便利,區內有大量重度鹽鹼地可供開發建設。亟待享受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有關政策,以加快招商引資的步伐。其次,建立空港經濟必須有大規模的資金支持,去年道裡區投入1276萬元也只是進行了『五通一平』的建設,但這些投入只是杯水車薪,不僅與其他大型機場相比遠遠不足,就連目前的發展都無法滿足。
助推空港走出發展瓶頸,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物流的空中通道輻射半徑遠及大慶
目前,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貨運的構成主要是以醫藥品為主,更多的則是季節性的貨物,諸如有蔬菜、禽類、水產品、海產品等,還有如南方來的海鮮、鮮花等。而實際上,哈爾濱有很多貨物需要空運。譬如享譽全國的東北綠色農副產品,包括獲得了國家『綠標』番茄、油豆角以及哈市地產的個大新鮮的雞蛋等,這些在南方深受歡迎。但是,農副產品外運有時間要求,長途運輸如果耽擱了時間,鮮菜就會貶值。
時間是空運的優勢,價格無疑是制約空運發展的劣勢所在。打開物流『空中通道』,必須適當調整貨運價格。
據了解,機場已經下決心『屈尊』把運價降到與火車價位相差不多的程度。因為與其空機往來,不如讓利雙贏。以貨物運輸為例,哈爾濱到北京正常價格5.3元/公斤,打折後1.7元/公斤。哈爾濱到廣州的正常價格在12.3元/公斤,有長期貨運關系的客戶打折後3.6元/公斤。
此外,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距離市區僅30公裡。這裡,陸路、水路、鐵路四通八達,哈雙北路、哈雙中路直通園區,機場高速公路更可大大縮短進入市區的時間,同時三條路與城市三環路、四環路相連,與102國道、京哈公路相通。賓縣大頂子山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松花江水位將達到116米,松花江的水路運輸優勢得以顯現。目前,哈爾濱太安碼頭已經得到批准,黑魚汀碼頭距離該市道裡區太平鎮政府僅4公裡。同時,機場修有專用鐵路,可借此與其他線路銜接。
作為省會城市、交通樞紐,哈爾濱四通八達的公路通往全省各地,空港的輻射半徑甚至可以達到大慶及周邊地區。利用這條空中通道,不僅可以使當地的產品及時外運,也可以使『哈大齊工業走廊』在招商引資中多一個重要砝碼。
關鍵詞——空港經濟
空港經濟是依托機場優勢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它通過機場對周邊地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影響,促使技術、資本、貿易、人力等生產要素在機場附近集聚,從而形成一塊多功能的經濟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