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2006年中國滑雪產業發展將面臨『拐點』
2005-12-29 18:04: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鄒大鵬 蘇海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2月29日電 從1996年中國第一家旅游滑雪場亞布力風車山莊建立到目前擁有200餘家滑雪場,中國滑雪產業即將完成第一個10年的積累。有關專家認為,隨著雪場配套設施的技術改造昇級和外資逐漸進入,中、小型雪場與高級度假雪場的布局也將在市場調節下發生改變,2006年將是中國滑雪產業發展的新"拐點"。

  亞布力滑雪中心風車山莊執行總裁曹躍說,回顧第一個10年,中國滑雪產業經歷了一枝獨秀到遍地開花的歷程。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滑雪產業的發展依然停留在起步階段,沒有真正地攀上中級道。據統計,我國80%以上雪場屬於規模偏小、設施和管理都較落後的粗放型、體驗型初級雪場,這些雪場已不能滿足游客進一步的滑雪需求。而相比較下,歐洲和北美滑雪市場的主體則是以度假區式雪場為主,有固定的消費群。

  曹躍說,每一次相關技術的革命都影響著滑雪產業的走向。隨著我國滑雪市場的競爭和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2006年將是中國滑雪產業的新"拐點"。

  據中國滑雪協會秘書長田有年介紹,現代滑雪場的發展是以纜車技術的起步為起點。然而,隨著纜車技術的不斷成熟,國內許多雪場采用的固定抱鎖器式纜車在速度、安全等方面都已相對落後。而國外雪場目前已經普遍使用奧地利多貝瑪亞集團和意大利萊特勒--波馬集團兩大器材巨頭生產的脫掛式抱鎖器纜車、吊廂,這種新技術大大提高了纜車的速度,使游客盡量少受天寒地凍之苦。

  眾所周知,方便和安全是滑雪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兩大問題,也是吸引消費者眼球的關鍵。曹躍介紹,目前國內一些滑雪場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一點。吉林北大湖滑雪場和亞布力滑雪場等一些國內高級雪場現在已經開始籌備更新現有纜車系統,同時還醞釀著更新造雪系統,通過鋪設地下管線、建立泵站等措施,真正實現不在靠天吃飯,改變以往單純依靠造雪機低海拔造雪的局面。

  2006年作為中國滑雪產業的"拐點"的另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外資的即將進入。曹躍表示,外資企業的入駐和參與競爭,無疑給尚不成熟的國內滑雪市場帶來一支"興奮劑",2006年中國滑雪產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

  據了解,在國內滑雪場中,包括部分定位於高級雪場的滑雪企業在發展中走了很多彎路。動輒幾千萬元的投資計劃由於缺乏明確的戰略規劃,游走在歐洲以雪場為中心和北美的四季度假村兩種發展模式之間,沒有形成真正地品牌優勢,甚至一些投資千萬的企業因種種問題也逐漸關閉。

  對此,田有年說,外資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更注重的是國內雪場的"稀缺性資源",如山勢、道路及選址等因素。他認為,外資企業通過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市場化運作打造品牌化雪場,形成寡頭式的旅游集團,這在價格、服務等方面將給國內許多中、小雪場形成巨大的生存壓力。但是中國滑雪產業在經歷此次市場整合後,發展速度將肯定明顯快於上一個10年。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