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道裡中心區新構想:索菲亞廣場擴大近兩倍開闢道裡道外間第四條通道
2005-12-30 10:28:4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世義 張磊 陳雲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30日電 大連大商集團將出資重組哈一百,並開發市中心廣場、新建新瑪特購物休閑服務項目;市政府還將以此為契機實施兆麟街區整體改造。28日,在兆麟街區整體改造項目發布會現場,市規劃局副局長吳松濤向記者描述了以兆麟街區為核心區的道裡中心區的最新規劃構想。

  『四橫四縱』整合區域

  休閑空間連成片

  據介紹,規劃中的道裡中心區范圍指經緯街、一面街和松花江岸線所圍合的區域,佔地面積2.5平方公裡。總體規劃結構將以中央大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地段街為縱軸,以濱水岸線、友誼路、石頭道街、田地街為橫軸,形成『四橫四縱』的城市格局,串聯周邊地區的商業、娛樂、文化、休閑功能,構成道裡中心區城市『順商、順(人)氣、順(車)流、順心』的基本框架。

  新規劃將協調整個區域的休閑空間,形成布局合理、環境協調統一的綠地、廣場體系,全方位覆蓋的休閑空間系統。同時,沿江36.2公裡的道裡段休閑廣場的改造,結合沿江八大景、十六中景、三十二小景,形成點線結合的濱水開放空間與休閑綠地廣場公共開放空間體系。

  打造國家『5A』景點

  冬逛道裡不穿棉

  改造索菲亞廣場周邊地區,拆除危棚房和不合時宜的住宅等39棟,改造整治沿街建築立面22棟。索菲亞廣場面積將由0.7萬平方米增至2.07萬平方米,擴大近兩倍,突出教堂主體位置,由原來三面觀賞提昇到全方位展示,形成鮮明主題,延續城市文脈,並將索菲亞整體環境申報國家『5A』級旅游景點。

  通過國際競賽招標,將20萬平方米的新購物中心建設成哈爾濱市風格濃郁的標志性建築。調整哈一百經營模式,引進新型商業概念,建設全國最大的集室內文化和娛樂、餐飲於一體的綜合體,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建設十二、十三道街商業區。整合新業態,通過過街天橋、室內連廊建設,將區域各主要行業建築連成整體,地下地上綜合利用,形成具有標志性景觀的新型『游憩商業區』。

  規劃調整商業業態,連接中央大街與哈一百商圈,新建大商新瑪特廣場、十二道街兩側購物中心、中央大街伊都錦、歐羅巴、環球動力商城;改造整合哈一百、金太陽、華聯商廈、曼哈頓商廈。此外,規劃地下商業街與暖廊步行系統,與中央大街結合,逐步形成連續的商業步行區系統。這一設想一旦實現,人們在寒冬也可以不穿棉衣『逛遍』道裡中心區。

  建特色雕塑風情廣場

  闢建築文化長廊

  按規劃,道裡中心區將整合建築風格,突出整體形象,全面改造完善中心區建築面貌。增補新的標志性建築,大量引入特色雕塑,建設歐式風情廣場,使哈爾濱多元的建築文化在道裡得到充分展現。

  規劃將1.31平方公裡的道裡核心區劃分為風格迥異的幾個區域:中央大街為巴洛克和折中主義風格區;哈一百商圈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區;索菲亞教堂周邊為文藝復興式風格區;沿江地區為後現代主義風格區。

  增補具像雕塑,並與建築相結合設置銅質和石質雕塑,從防洪紀念塔沿中央大街到索菲亞廣場形成哈爾濱市獨有的、具異國特色的、地上地下綜合利用的建築文化長廊。對區域內現存的51處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近現代建築在改造更新時保留其建築界面。

  規劃動靜態交通體系

  逛中心區行得順

  據了解,目前道裡中心區的交通體系存在諸多問題,如區域乾道網不完善、存在一定程度交通擁堵;人行系統不完善,人車混雜,相互乾擾嚴重;停車泊位嚴重不足等等。為進一步改善交通狀況,有關部門將著力進行交通改造。

  在動態交通方面,打通森林街至南勛街地道,開闢道裡與道外第四條交通通道;拓寬改造兆麟街,提高兆麟街通行能力,緩解該路交通擁擠狀況;拓寬打通工部街、北安街,使其與霽虹街相通,形成一條與經緯街並行的交通通道,緩解經緯街交通壓力。

  靜態交通方面,全面整頓改變用途的地下停車場,增加停車泊位1520個,外圍開闢停車場,遠期停車供應規模控制在5000個左右。

  人行系統方面,建設中央大街———友誼路人行地道,結合現狀地下人防工程和規劃地下空間開發,實施暖廊系統,建設連接防洪紀念塔、友誼路、兆麟公園、地鐵2號線、地鐵3號線環城車站、中央大街、尚志大街、哈一百、索菲亞、曼哈頓等商業設施的地下暖廊工程。

  歐式改造加地下開發

  索菲亞周邊更靚

  一期改造規劃實施方案中將現有的金太陽、華聯適度拆除,對立面進行歐式改造,增加商業內廊,與索菲亞教堂形成特色圍合區域。同時,開發地下空間,地下一層建商場,地下二層建停車場,與改造後的哈一百、曼哈頓、索菲亞廣場及周邊環境相適應,並對哈一百、曼哈頓等索菲亞廣場周邊的22棟建築立面進行徹底整治,改造成具有傳統風格的特色建築,與索菲亞教堂廣場呼應。

  規劃中央廣場改造結合大商項目,建成20萬平方米歐式建築組群,控制高度100米,後退石頭道街紅線40米。在所形成的兩個廣場上,沿現有界面設置柱廊,以延續街道的原有空間尺度。全面整治尚志大街、兆麟街、地段街、石頭道街、透籠街沿街立面及公共設施,使以哈一百為中心的商業綜合環境景觀得到改善。

  線網埋入地綠陰更多

  濱水盛景好休閑

  二期改造規劃實施方案將整治、美化沿江地段內的友誼宮兩側、井街財貿大學、抗洪園東部地段建築及休閑空間,使其成為集濱水休閑、餐飲娛樂、旅游服務等於一體的濱水盛景;進一步提昇十二、十三道街地區建築質量,統一其商業功能;在十四道街中間開設一塊通廊式廣場,增加開放空間,置換部分中心廣場的職能;提高地段小學以南地區及第一副食地區,田地街以北、買賣街和地段街之間地區建築質量,增加綠地面積,降低建築密度。

  在街路庭院改造方面,一是改造破損路面,重新鋪裝人行、車行道;二是對區域內架空線網進行地埋處理(主要是透籠街、柳樹街、森林街、地段街部分地段),調整現有管線設施,使其設置更加合理;三是重新整合區域綠化,延伸兆麟公園園林特色,恢復兆麟街游憩林陰路的歷史面貌;四是解決尚志大街東西向跨越問題,增設天橋或地下通道;五是更換區域內部路燈,形成特定風格。

  吳松濤最後介紹,通過對沿江地區、市中心廣場、哈一百、索菲亞教堂廣場、哈一副食、十四道街與西十五道街中部、十二道街與十三道街間街坊、地段小學周邊、井街財貿大學以及市一院西北部地區規劃改造,可為道裡中心區的改造提供約11.74萬平方米的用地,帶動道裡中心區整體經濟的發展,為後續規劃建設提供可觀的資金支持。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