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31日電 近日,一些市民連續接到商家打折促銷電話和郵寄的宣傳廣告,有些人還接到類似的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得到這些『點名道姓』商業信息的市民提出疑問,商家是怎麼知道自己個人資料的?
在機關工作的王女士說,她在24日接到一封信,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樓盤銷售宣傳單,信封上面准確寫著她的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編、姓名。她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26日又有一封裝有百貨公司年末酬賓入場券的信寄來,上面同樣清楚地寫著她的個人資料。當天下午,她的手機還接到一家通訊公司的電話,業務員向她推銷一種話費套餐。王女士弄不明白,這些商家是怎麼准確掌握她的個人資料的。據了解,最近有很多市民都遇到類似形式的推銷,涉及的商品五花八門,一些商家連續通過信件、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推銷樓盤、嬰兒用品、藥品、生活用品,這些推銷擾亂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據了解,由於商業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個人資料已經成為商家爭奪用戶的商業資源,一些商家通過各種渠道搜尋個人資料,有時還互相買賣這些信息。一名銷售孕嬰用品的老板告訴記者,靠消費者自己上門購買是不夠的,他都是主動出擊向特定消費群推銷,他是有償從醫院的婦產科、婦幼保健機構等處獲得產孕婦信息的。
黑龍江孟繁旭律師事務所律師指出,商家這種做法侵犯了市民的隱私權,因為市民的姓名、住址、家庭電話、電子郵箱等屬於個人資料,相關機構和人員隨意泄露就構成侵權。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