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日電 黑龍江省的『旱區機械化節水灌溉技術及配套機具示范與推廣』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為2002年重點推廣計劃後,實現了農業節水又增收,『十五』期間推廣實施面積203萬畝,推廣配套機具14354臺(套),節水5714萬噸,節支3500萬元,增收6.04億元。
近年來,黑龍江省旱情越來越嚴重,全省有36個市(縣)城鎮供水不足,乾旱缺水已成為制約我省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十五』期間,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聯合省農墾總局、省水利廳、省農機工程研究院專家分調研,設計實施了旱區機械化節水灌溉技術及配套機具示范與推廣項目。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改善了土壤耕作環境,防止了土地退化,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保證了有機質含量的提高,為生產綠色農作物、無公害蔬菜創造了條件。專家稱,實現了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轉變,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緩解了我省近年來旱情嚴重的問題,加快了農業發展。
由於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科技含量較高的農業生產新措施,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組織專家在項目實施地區舉辦技術培訓,提高了實施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完善了噴灌制度,加強了灌溉各環節管理。在作物成熟期,進行測產,掌握噴灌作物產量數據,為效益分析提供依據,保證了推廣項目的實施工作順利進行。
值得高興的是,在此項目帶動下,作為該項目子課題的由省科學院物理所承擔的『農作物保水劑』和由大慶市天運新型農業機械有限公司作為課題依托單位的『8GD—4型節水點灌機』等項目的推廣工作也取得驕人的成績。 『8GD—4型節水點灌機』將核心技術蓄壓及注水裝置安裝在農村廣泛存在的農用小型拖拉機上。設計用皮帶將柴油機的動力傳向蓄壓灌,替代電動機給水加壓。
同時,用農田抗旱的大水罐代替原來的小水箱,既解決了增大水量的問題,又免去了單獨加工水箱的問題。單機的作業(注水)提高到15畝。同時,又設計制造了排式噴藥裝置,每小時噴藥作業可達40畝。2004年推廣5000臺,完成100;萬畝農田補水液體追肥作業,創綜合效益900萬元。該項技術的推廣,改善了土壤耕作環境,保證了有機質含量的提高,為生產綠色農作物、無公害蔬菜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