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銀行業經營環境堪懮 收貸工作令人頭疼
2006-01-04 19:27:56 來源: 中國金融網  作者:董建華 張家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4日電 黑龍江省銀行業收貸難原因錯綜復雜。據金融時報報道,由於企業在銀行的信用評級下降等因素,黑龍江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日益突顯,黑龍江省信貸增長速度緩慢,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呈現減弱趨勢。

  收貸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在黑龍江,記者日前采訪了很多銀行的信貸人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有人甚至調侃自己是『站著放款,跪著收貸』。企業到還貸時變了臉,尋找各種借口,從今天推到明天,今年推到明年,貸款由到期變成逾期,最後成為呆款呆賬,銀行就是真得『下跪』也不一定能收回來。

  農行黑龍江省分行營業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過去我們和供銷社系統的關系非常好,每年互訪、聯誼不斷。甚至農行召開新年聯歡會,供銷社都專門出節目助興。現在時過境遷,企業變臉了,農行的清收人員進供銷社的大門都難,想在貸款催收單上簽字蓋戳更沒門兒。他們的說法是『反正都是國有的,一起等國家給政策吧』。據了解,黑龍江省供銷社系統目前在這家營業部的貸款13億多元,其中12億多元為不良貸款,因供銷社系統企業拒不還貸造成營業部虧損掛帳6億多元。

  記者在這家省分行營業部的一份報告中看到:今年清收不良貸款5.4億元,較去年同期多收4.47億元,實收現金2.3億元。營業部副總經理郭繼斌告訴記者,今年從年初我們就對清收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下決心下力氣抓清收。現在看來有點效果,清收貸款額是前三年清收的總和,首次完成清收任務。但目前我們的不良資產存量仍然很高,供銷社、農墾、國營工業及鄉鎮集體、種子農機及其他商業、鄉鎮企業等與政策性貸款有關的5大系統不良貸款高達50多億元。清收難仍是困擾發展的一大頑疾。

  『到企業收貸,很多企業居然要求優惠打折,否則就不還貸』。一家商業銀行清收中心的負責人對記者說。他舉例說,哈爾濱一家自來水公司欠貸款2000萬元,十多年來一直不還本息。為了便於清收,銀行在這家公司的對面專門租了一間房子,天天登門催收。最後企業終於還了貸款,但前提是銀行損失一部分貸款利息。他介紹,像這種貸了款『賴著不還、或者還了賴點』事情在黑龍江時有發生,不算新聞。

  依法訴訟是銀行清收不良貸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實際清收過程中仍然十分復雜,存在著一定風險和困難,農行起訴一家鋼廠欠款案時,開庭前一天關鍵證人的女兒遭人綁架。此案勝訴後,代理律師又受到人身攻擊,本應同舟共濟的銀行和企業,此時變成了對手。張文濤,在一家商業銀行專門從事相關法律事務,他每天都在研究和關注對手,尋求機會。一天,他在互聯網上看到浙江某集團公司欲收購本行欠貸戶股權的信息,便立即主張銀行依法查封了欠款企業所持國有股,通過拍賣公司做出公開拍賣出售股權姿態,迫使欠貸企業主動找上門來,以現金形式償還全部貸款本息。

  今年3月份,黑龍江省委9屆88次常委會議專門討論通過了《『誠信龍江』建設工作方案》,下決心要解決『誠信』問題。但是由於諸多原因,目前的實際效果不盡人意。前不久,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對全國50個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進行了評定。省城哈爾濱列倒數第八位,屬Ⅳ級。金融生態與誠信密切相關,有什麼樣的信用環境就有什麼樣的金融生態。

  針對銀行如何促進金融生態改善問題,人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行長周逢民說銀行不可能等到金融生態關系建設好了去清收不良資產,再去發展。因此,要爭取主動,積極參與和促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