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綠色通道』挽回無錢農民工赫英福生命
2006-01-05 06:29:4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林曉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電 在哈爾濱市打工的農民工赫英福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昏倒在大街上,身無分文的他經過醫護人員兩天兩夜的搶救,終於蘇醒。目前,他的體溫、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恢復正常。黑龍江省醫院的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救死扶傷,發揚人道主義救助精神』的真正涵義。

  『生命無法用金錢衡量』

  4日下午,在省醫院南崗分院,記者見到了為赫英福做手術的腦外科主任王立夫。據王立夫介紹,2005年12月30日15時許,一名民警跑到醫院稱,有一農民工昏倒在民益街與果戈裡大街交口附近。醫院立即派出救護車和3名醫護人員,將赫英福接到醫院。在赫英福被接到醫院後,醫護人員立即為其進行檢查,CT檢查結果顯示突發性腦出血。如不立即手術,一旦腦室內凝血塊阻塞,患者將有生命危險。『當時在場的醫護人員都知道這個病人沒交一分錢,但大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也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搶救生命是我們的天職,而且生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搶救,醫護人員終於松了口氣,腦出血止住了……赫英福被送進了重癥監護病房監護。目前,赫英福的意識已徹底清醒,他恢復得非常好,再觀察兩天就可轉移到普通病房治療了。

  在術後觀察室,記者見到了赫英福。赫英福為了表示感謝,為精心護理他的護士王洪娜獻上了一首歌。

  報警老人稱:這樣的醫生讓人感動

  第一個發現赫英福病發並報警的老人4日下午來到醫院看望赫英福和醫護人員,他叫周廣利。周廣利說,他是來感謝醫院的,作為一名普通的哈爾濱市民,他被省醫院醫護人員的行為感動了。『我與赫英福非親非故,因此我不代表他,我只想代表我自己,感謝省醫院讓百姓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溫暖。』

  周廣利說,當天,他在民益街上發現了暈倒在路邊的赫英福。『當時他不停地嘔吐,身上全是污穢物。』周廣利立即和另一個路人一起撥打了『110』。民警趕到後看到赫英福癥狀比較嚴重,怕移動後會加重其病情,就跑到附近的省醫院南崗分院,找來醫生。當民警告訴趕來的醫生聯系不到患者的家屬時,醫生們絲毫沒有猶豫,立即給病人量血壓、測脈搏。『我在看護病人時也怕他吐出來的污穢物弄髒衣服,但醫生們一點都不在意,白大衣上到處都是病人嘔吐出來的污穢物,醫生們就像沒看見一樣,仍不停地擦拭著病人嘔吐出來的髒物。』

  周廣利說,讓他感動的不僅僅是省醫院無償救助農民工,還有醫護人員高尚的醫德醫風以及醫生的責任與愛心。省醫院的行為與北京同仁醫院的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農民工王建民兩次進醫院兩次被拒絕,痛苦地掙紮了兩天後慘死在了首都的大醫院,而赫英福從病發到接受救治僅僅用了半個多小時,『這是怎樣的差別啊!同樣是農民工,同樣是突發急病,同樣是被送進大醫院,赫英福活了過來,只因為他幸運地遇到了省醫院的醫生。』周廣利說完,向王立夫醫生深深地鞠了一躬。

  赫英福父母:醫生是他的『再生父母』

  2006年1月2日,赫英福的父母聽鄰居說,省電視臺播出了赫英福在街頭昏倒,被眾多好心的哈爾濱人緊急送進了醫院。兩位老人立即湊了1100元錢連夜趕到了哈爾濱。看著躺在病榻上的兒子,赫英福的母親何秀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由於家境貧寒,惟一的兒子赫英福在13年前離家打工,發誓不混出個樣兒來就不回家。這13年,赫英福連個電話也沒給家裡打過,何秀英和老伴兒何國政四處尋找未果,只好在家苦苦等待。幸虧哈爾濱有這麼多的好心人!

  赫英福的繼父何國政說,他每個月有100多元錢的低保金,何秀英每天擺攤賣茶葉蛋、瓜子,兩個人就靠著每個月幾百元的微薄收入維生。『實在籌不到錢,我們就把家裡的草房賣掉,估計能賣三四千元錢。』何國政說:『醫院救了孩子的命,我們不能就這樣讓醫院白搭上幾萬元錢,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籌錢,不管錢多錢少,是我們的一點兒心意。』

  『綠色通道』:為急重病人贏得時間

  據省醫院急救中心主任關衛介紹,2003年,省醫院成立了『綠色通道』。凡是通過『綠色通道』的急重癥患者不用掛號、不用排隊做各項檢查,一切手續費用都不必提前辦理,直接進入搶救室。搶救之後,醫護人員再通知家屬交費。

  關衛說,『綠色通道』成立3年來,接診100多例急重癥病人。有的患者確實沒錢治病,有的則是故意賴賬,拒交醫療費,醫院為此承受了很重的經濟負擔。『但大多數病人能在恢復健康後,主動將醫療費補上,他們認為是醫院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因此不想讓醫院背「包袱」。』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