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冰雪創意層出不窮 市民激活城市冰雪魂
2006-01-05 10:13:2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電 一列小得像玩具一樣的小火車,開進了雪博會,『載來』一批批久違的市民。雪博會組委會負責人叢科明喜上眉梢:『小火車一響,喚醒了冰城同胞的興趣,也給雪博會拉來黃金萬兩!』

  沒有什麼活動能夠脫離開人氣的支橕,謀求市場化的冰雪節更是如此。依托於本地市民看冰燈、賞雪、滑冰等逐漸成長起來的哈爾濱冰雪節,正逐步克服本地人多年形成的『視覺疲勞』,讓冰雪節真正成為市民舉家同慶的節日。市民的回歸,攪熱了冰雪節慶市場,更激活了城市冰雪魂。

  克服視覺疲勞引導市民回歸

  一段時間以來,哈爾濱冰雪旅游和冰雪節慶市場出現了一種反差強烈的現象:牆內開花牆外香。每年,當一個以冰雪著稱的城市迎來冬天的時候,都是數百萬外地人蜂擁而至玩冰賞雪,而本地市民卻參與者寥寥。

  一開始,誰也不能解釋清楚這種反差的由來。策劃者說,我們盡力了,規劃設計方案總是推陳出新;組織者說,我們用心了,各種活動基本能夠滿足不同口味人群的需要。哈爾濱市一些冰雪經濟研究者對此進行探討和調研發現,本地人對冰雪的興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淡化的,並非是冰雪活動的組織策劃不力。

  『就像是每年的春節晚會一樣,這種對冰雪興趣的淡化,是人們對事物本身產生視覺疲勞造成的。』省社科院冰雪經濟研究專家王德偉說,『冰雪雖然每年都重新塑形,但冰雪本身畢竟是靜態的事物,如果沒有特別吸引人之處,或者沒有什麼讓多數人產生共鳴感、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地方,是不可能讓人們保持長久熱情的。』

  當市場化的方向確定下來後,冰雪節主辦者最清醒的認識是:必須讓市民像過節一樣參與進來,要激發市民的熱情,讓市民成為主角。形成了氛圍和旺盛的人氣,市場化纔能有根基。

  通過摸索和調研,近幾屆冰雪節開始不斷更新觀念,循著冰雪市場變化把握脈絡,尋找讓市民回歸的路徑。本屆冰雪節主要打出了三張路徑牌:第一張是『社區牌』,即走進社區建冰場、塑冰雪景觀,吸引市民在家門口玩冰賞雪;第二張是『免費牌』,一些區域性的小規模景區免費參觀,將市民參與的成本降到最低;第三張是『活動牌』,重新設計文化活動和娛樂項目,力求出新、出特、出奇,讓市民在全新的冰雪活動中找到感覺。

  每年1月5日,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全市放假一天,哈爾濱市也成為我國所有冰雪節慶活動中唯一在節慶日放假的城市。初衷顯而易見:給市民放假,讓市民參與,全城同慶我們自己的冰雪節日。

  創意層出不窮市民成為主人

  如果說按市場規律成功策劃運作是冰雪節勝出的核心招法,那麼將豐富的地域文化活動和娛樂項目融於冰雪節慶活動的展示,則是本屆冰雪節人氣回歸的關鍵一招。

  在籌備本屆冰雪節時,各主辦單位首先想到的就是推翻自己、拓展思路,讓市民回歸,與游人互動。雪博會『企鵝巡游』是首創的新穎活動,10只經過專門訓練的企鵝在雪地上行走,游人可與企鵝零距離接觸拍照;投入40萬元的『雪地小火車』,途經雪塑制成的世界各地知名城市標志景觀;冰飯店裡,游客可以體驗在-10℃的低溫下涮火鍋的新奇感覺。此外,『日本文化周』、『尋找太陽使者』、『雪雕巡游』等,將雪博會從園內引到園外,從太陽島輻射到市區各個角落。正如一些市民所講:『今年的雪博會真正把市民當成了主人。』

  冰燈游園會開園以來,眾多市民在此大呼過癮。這裡可以走冰制梅花樁、過冰制鐵索橋、穿越眼鏡蛇迷宮。在園內最高的建築俄羅斯城堡半腰,大滑梯盤旋而下,3個滑道可充分領略冰上飛馳的快感。此外,冰上沙弧球、保齡球、乒乓球等新項目,可使人們在觀覽之餘,體驗獨特的冰上運動感覺。冰燈游園會今年還采納了有關專家建議,推出冰雪節當天市民憑身份證半價入園的優惠,滿足了市民需要。

  不僅僅是各景區景點在琢磨市民參與之道,一些區、企業、社團、學校也在想點子。南崗、道外、松北等區推出江上冰雪樂園、冰雪故事園等免費讓市民參觀,一些社區邊上的免費大冰場讓市民一次滑個夠。『冰上龍舟節』和『冰釣節』完全是哈爾濱市幾家單位自己創意、適合本地市民參與的活動,近日報名參與的市民差點擠破了報達俱樂部的大門,參與者把參加這次活動當成家庭健身、學生冬季運動、企業職工自娛自樂的一項康體活動。與冰雪節同歲、曾經歷過全是外地新人面孔的『冰上婚禮』,今年也出現市民報名的新高潮。主辦者說,這項活動我們今年重新設計了儀式,東北特色較濃,參與性強,本地的新人不用動員自己就找上門來。而今冬最火的地方是推出『高檔滑雪,平民消費』理念的哈爾濱市各大滑雪場,每天市民盈門。

  延長冰雪壽命參與創造財富

  從觀賞到參與,冰雪旅游和冰雪節慶活動的新跨越延長了冰雪壽命。如果為冰雪節算幾筆賬,其收益赫然可見:

  首先是時間賬:僅停留在觀冰賞雪層面的冰雪節,壽命只有兩個月,冰雪消融之後,冰雪節也就結束了。而如今由文化、藝術、體育、經貿、旅游構架起來的冰雪節,已延長為從上一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共計五六個月的盛大節日,許多企業、單位、市民、家庭都為此忙碌著,並從中受益。其間,滑雪節起得早歇得晚,冰洽會經貿活動月月有往來……冰雪旅游不再局限於到哈爾濱來看雪。有旅游界人士認為,冰雪節延長了冬季旅游的旺季,時間就是金錢在這裡得到了最明顯的體現。

  其次是經濟賬:持續五六個月的冰雪節,每年總有三四十億元的進賬。這個冰雪『錢袋子』裡面不僅有海內外游客的投入,也有本地市民的奉獻,而且市民廣泛參與增加了旅游收益點,市民的投資每年呈遞增態勢,冰雪已真正牽動起市民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方面。

  而最為關鍵的是看不見卻具有深遠影響的『形象賬』,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的『哈爾濱精神』,讓哈爾濱人在參與冰雪節過程中日益彰顯。以冰雪為媒,一個大氣、洋氣、靈氣的哈爾濱展現在世人面前。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