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5日電 205年12月24日齊齊哈爾關東文化旅游節開幕以來,紮龍雪地觀鶴區每日接待游客上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5%。許多來自遼寧、山東的攝影發燒友在紮龍附近駐紮下來,專門拍攝雪地中丹頂鶴的優雅姿態。
『不到齊齊哈爾,不知道丹頂鶴有多美。』首都經貿大學教授袁家方說,『人們到一個地方去,就是想看家裡沒有的東西,旅游就是在尋找文化的差異,尋找個性的東西。齊齊哈爾的雪地觀鶴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因此齊齊哈爾發展旅游業應以做大鶴文化為核心,甚至可以將鶴作為齊齊哈爾及周邊地區乃至我省西部旅游線路的一個主打品牌。』
做大鶴文化有著豐厚的傳統文化基礎。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參贊蔡志明說:『看著數十只丹頂鶴翩翩起舞,我想起了在中國出生的父親,鶴和龍在父親心中是一個傳說。鶴文化對馬來西亞游客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唐洪廣認為,『鶴家鄉』這一品牌,給齊齊哈爾帶來了巨大的無形資產,做足這篇文章,延長產業鏈,可以有很大的發展。
那麼,如何以鶴文化領跑區域旅游發展?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杜學認為,在全國乃至世界樹立起鶴文化十分重要,他建議將齊齊哈爾的『關東文化旅游節』改為『雪地觀鶴旅游節』,突出『鶴家鄉』的品牌。他還建議采取各種手段充分展示中國歷史關於鶴的傳說,如有效銜接綠色食品與松鶴延年代表的養生文化等。
北京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朱祖希說:『這麼多只丹頂鶴同時放飛,這樣的氣魄,在中國只有紮龍有。「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是一個品牌,可以以鶴為主題策劃一臺文化演出,到北京去表演,會轟動全國。』朱祖希說,『青少年野外生存與生活訓練』已上昇為國家級課題,齊齊哈爾的資源完全可以作為我國冬季野外生存與生活訓練基地,尤其是帶著孩子來的家庭,可以組織青少年和養鶴人生活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