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電(記者杜筱) 近年來,患錯頜畸形(即常說的口腔牙齒不齊,裡出外進)的孩子越來越多,約80%-90%的孩子都需要正畸排牙,而這種排列不齊80%是由於孩子吃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和6-12歲的換牙期障礙引起的。這是記者從哈醫大二院召開的省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口腔正畸新技術學習班上了解到的。
據哈醫大二院口腔正畸科主任侯錄教授介紹,隨著現代食物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軟,人類的頜骨不再需要強大的咀嚼力而有逐漸變小的趨勢,由於頜骨的退化速度大於牙齒,在這變小的頜骨上如要容納跟以往相同數目及大小的牙齒,則牙與牙之間往往會有空間不足的問題,出現牙齒不齊。因此,越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牙齒不齊的兒童越多。另外,乳牙的替換是對稱的,如果有的乳牙提前脫落,它旁邊的兩顆牙就會移動位置。移位後,新牙再出來的時候就沒有地方,它只好從旁邊出來。這樣一來,就無法形成正確的牙列,牙齒必然會裡出外進。
專家呼吁,家長在注意孩子刷牙、保持口腔衛生的同時,還應多給孩子吃些粗糧、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咀嚼功能,促進頜骨的發育,減少牙齒畸形的發生,而且粗糙的食物纖維還會起到對牙齒衝刷、對牙齦按摩的作用,防止『蟲牙』和牙齦炎的發生。同時,兒童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查牙齒,特別是在6歲—12歲的換牙階段。因為在這時常出現一些情況,比如,換牙的順序對不對,牙齒長得是否整齊。換牙時沒有癥狀,孩子也不覺得疼。就算是牙長歪了,孩子和父母往往注意不到。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