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環保局公布2005年我省環境保護十件大事
2006-01-07 06:07: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7日電 昨天,黑龍江省環保局公布了2005年我省發生的10件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重大事件。其中有松花江水污染、哈爾濱市『銥-192』放射源丟失事故、日處理32.5萬噸的太平生活污水處理廠工程開始試運行等。這10件大事給我省的經濟、環境協調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1、由於吉林石化11·13爆炸引發的松花江水污染突發事件,監測部門在松花江沿線肇源到同江的874公裡江面上,共布設了23個監測斷面,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全省出動水質采樣車7000多臺次,2300多名技術人員參與工作,對外發布檢測數據3600多個,歷時40天,總行程達十多萬公裡,取得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全面性勝利。在中俄兩國共同開展的黑龍江界江聯合監測中,樹立了我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2、環境保護指標首次納入省委《市(地)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責任指標考核暫行辦法》,佔指標考核15分。在年初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得到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人民日報、中國環境報分別在頭版刊發了報道,在全國和省內引起了很好的反響。各市(地)、縣黨委、政府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自覺地將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中,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局面正在形成。

  3、全國第一部石油勘探方面的地方法規《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條例》6月5日開始實施。建立對石油勘探開發活動中污染事故處理、應急機制和生態恢復制度,填補了國內相關立法空白。使我國的石油開發中的環境保護走上法制化的規范發展道路。強化了執法監督、提高了環境管理能力,加大了環境執法力度?熏促進我省環境法制建設不斷完善。

  4、成功處理哈爾濱市『銥-192』放射源丟失事故。通過事故處理,教育了群眾,進行了科普宣傳,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使我省放射源走上全過程規范管理軌道。2005年共審批進口放射源9枚,國內生產放射源347枚,新申報放射源應用單位20家,收貯廢放射源122枚。目前已對全省清查出的2332枚在用放射源統一編制身份編碼卡,實行身份管理制度。在14個市地轄區建立了放射源動態管理數據庫和省廢棄輻射源收貯庫。

  5、哈爾濱市日處理32.5萬噸的太平生活污水處理廠工程9月初開始試運行,市區生活污水二級處理率將達到48%;大慶煉化公司350噸的污水深度淨化處理工程與大慶油田公司建設的杏十二污水站技術改造工程年底正式投入運行。牡丹江市幫助駐牡部隊徹底解決近70年來一直污染市區飲用水源地的生活污水問題。佳木斯市東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省轄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已達到96.67%。

  6、省轄主要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准的天數提高到294天。2005年全省各地撥除大煙囪500根,治理改造鍋(窯)爐600臺。哈爾濱市限期使用潔淨煤技術產品單位達到1850家,推廣使用量達到了175萬噸。牡丹江市集中供熱並網50萬平方米。大慶市投資4452萬元的低溫熱利用工程年底前可竣工投入使用。

  7、公布18家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名單,實施掛牌督辦、限期治理。此間,全省出動環境執法人員30739人次,對2772家企業立案檢查,辦結案2492家。受理群眾來訪68批157人次,來電172個,來信92件,結案率達98%。有力推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的順利開展。

  8、由國家投資1.46億元?熏引進國際最先進處理技術建設的,我省第一座省級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場進入實質建設階段。該處置場總設計年處理規模為1.61萬噸,預計工程建設完成後將使我省60%的危險廢物得到妥善處置,有效緩解危險廢物處理規模化問題。佳木斯市日處理1150噸庫容量達900萬立方米的全省東部地區最大的無公害垃圾處理廠建設工程順利推進,一期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9、從國家和省爭取650萬元資金購置的55臺環境執法監察專用車全部到位,將裝備13個市(地)和23個縣的環境監察隊伍。應對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國家和省共調集資金4000多萬元,購置了3臺環境污染應急監測車和15套色譜分析儀,使我省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得到加強。

  10、《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標准》頒布實施,生態省建設五年啟動階段任務基本完成,轉入全面實施階段。伊春市實施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全面禁伐紅松,被聯合國國際交流合作與協調委員會評為『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范例』。大興安嶺地區實施綠色戰略,把生態指標納入到全區社會經濟和發展計劃中,並作為考核縣區黨政『一把手』政績的重要內容,全面實行目標管理。2005年,全省完成造林19.9萬公頃,退耕還濕500公頃、治理『三化』草原14.4萬公頃。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3個,全省自然保護區總數已達165個,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12%。建設環境優美鄉鎮試點達25個。各類生態示范區及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總數達320個。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