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電 近日,一項『個性化紀念冊制作方法』專利剛剛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初步審查,就有多家企業出資爭相購買這項專利權。紀念冊的創作者劉剛老人說,自己研究並申請這項專利純屬個人愛好,目的是能讓更多的人追憶過去的精彩瞬間,留給未來一份回憶。
今年63歲的劉剛,是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萌生創作『個性化紀念冊』的想法,還得追述到2001年他的一次歐洲之行。那年,從歐洲十國考察回來,他拿出當時拍的照片覺得思緒有些亂,真有點『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回來啥也不知道』的感覺。於是,他將所有的照片整理一番,又查閱了相應資料,記錄了在異國的所見所聞,並把考察結果寫成了總結報告,他想把這次歐洲之旅做成一本畫冊,可以給大家留下永恆的回憶。由於不會電腦制作,他只能按照書本現學,每一次排版、編輯、設計和印刷,都凝聚著他辛苦的汗水。每次遇到困難時,他都不恥下問執意自己親手完成。當他把這本名為『歐洲掠影』的畫冊展示給同行者們看後,大家頓覺不虛此行,這份紀念太珍貴了。
第一次成功制作了這樣特別的紀念冊,劉剛的創意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一次,外地的一位領導來哈市研究工作,臨行時大家都為送給對方什麼紀念品而發愁。劉剛回家後,連夜將這位領導在哈市兩天來觀光和工作的照片排版,不僅為照片配了說明,還將對方此行的成績和意義作了概括。次日,當這位領導翻開這本集冰城風光和自己的工作行程為一體的紀念冊時,激動地說:『這本紀念冊是最有意義的紀念品!』從那以後,凡是有外地來哈的客人,劉剛都要親手制作一本紀念冊,作為送別的紀念品。這些紀念冊,不僅宣傳了冰城美麗的風光,也彰顯出冰城人的熱情和聰慧。
兩年後,劉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自己在家創辦了一間制作室,專門為大家制作『個性化紀念冊』。這次,他將紀念冊的內容和種類擴寬了許多,有回顧往事的,有愛情經歷的,有旅游觀光的,有成長歷程的,有個人傳記等等,制作手法也從簡單的照片,變成了數碼、激光、彩擴等多樣化。凡是來制作室要求制作紀念冊的人,劉剛都要對其『采訪』一番,了解對方的心願,不但要為紀念冊寫上序語,還要為每個『精彩瞬間』寫下評語,讓幾張照片和幾句心願變成一份『特別的紀念』。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劉剛就為百餘人制作了『個性化紀念冊』。看著自己的每份作品,他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他告訴記者,在制作這些紀念冊時,他不僅宣傳了家鄉的美,自己還從中增長了許多知識,為他人追憶過去,尋找感動的同時,對陶冶自己的性情也是一次昇華。去年年末,劉剛捨棄了自己心愛的制作室,又投入到新的社會工作中去。現在,在有限的業餘時間,劉剛依舊難以割捨自己創作的『個性化紀念冊』,還在為許多朋友喚醒沈睡多年的記憶。同時,劉剛還鼓勵更多離開工作崗位的老年人,都能動手學習電腦,在數碼的空間裡尋找樂趣,讓每個人都能留有這份『特別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