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月10日電 前幾天,在韓國打工的肇東農民張文權懷揣30多萬元錢回家探親,轟動了澇洲鎮三星村。
看張文權賺了這麼多錢,村民們眼饞了。年輕人都圍著他問這問那,想跟他出去試試。
30萬元怎麼花?張文權十分肯定地說:『在國外,沒文化很難生存。這30萬留給3個孩子做學費。我文化低,得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念研究生、讀博士,徹底改變咱農民「順著壟溝找豆包」的土裡土氣的形象。家裡的土坯房,先暫住著,等再掙了錢,說啥也得在城裡買樓,過城裡人的日子。』
像張文權這樣的農民在這個市還真不少。這個市為進一步促進農民以及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跨國勞務輸出,有針對性地組織有跨國輸出願望的人員開展政策、法規、農產品貿易、農業生產技術以及外語等方面的培訓,大力推進對外勞務輸出。
洪河鄉致遠村農民金振江連續幾年到俄羅斯從事棚室蔬菜種植,5個月就賺1萬多元錢。李廣生一家3口在俄羅斯打工,每年都能賺5萬多元錢。現在,這個鄉有30多人在俄羅斯打工。
這個市還與日本客商共同創建了跨國勞務輸出培訓基地。根據日本各行業生產需要,定向培訓專業人員。經考試合格後,與日方簽訂勞務合同,再送到日本打工。現在已有30人到日本從事電焊工作。
如今,在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有600多肇東人在那裡打工。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