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漲價不能減輕供熱企業包袱
2006-01-11 16:48:1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澤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電 『哈爾濱市的熱費價格與我省供熱期相當的地市橫向比較並不低,其他城市都能正常運轉,因此,哈市供熱不應該漲價。』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說。董鴻揚認為,哈爾濱市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較低,因此不能輕易調整價格。要通過供熱企業內部消化降低成本,政府也要加大投入,確保供熱市場順利進行,不應單獨用價格杠杆來調節。

  董鴻揚認為,綏芬河市屬高寒地區,供暖期從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1日,長達7個月。各個地區的供熱成本應該是相差無幾的,綏芬河市的熱費比哈市還低,這充分說明哈市的熱費水平不低,相反還很高。

  據綏芬河市熱力公司經理趙繼東介紹,綏芬河市有5家供熱企業,肩負著全市200餘萬平方米的供熱。由於多年的包燒費陳欠等原因,企業虧損嚴重,但他們還是充分考慮市民的承受能力,盡量讓利於用戶。綏芬河市的供暖期長達7個月,可他們只向用戶收取6個半月的熱費,那半個月的熱費由企業自行消化。

  今年9月,綏芬河市舉行了供熱價格聽證會,對熱費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熱費價格分為四類,居民住宅熱價由原來的22元/平方米(使用面積)調整為24元/平方米,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住宅熱價調整為20元/平方米;車庫、庫房熱價由原來的22元/平方米調整為28元/平方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熱價由原來的29元/平方米調整為32元/平方米;企業及商服業熱價由原來的29元/平方米調整為34元/平方米。此次調整幅度較大的為企業、商服等贏利性部門,而居民住宅的熱費調整幅度很小,也主要是基於市民承受能力考慮的。

  趙經理說,從目前情況看,上調熱費遠不能減輕企業沈重的包袱,供熱改革不能單純依靠價格調整。『供熱企業效益不好、連年虧損是北方特有的現象,國家應該多給這些地區的供熱企業以適當的政策傾斜和補貼,諸如高寒補貼、水電價格優惠等,企業也應通過自身挖潛節約經營。』趙繼東說,這纔是使供熱企業擺脫困境的理想方法。

  據佳木斯市供熱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佳木斯市集中供熱已歷經21個供熱期,管網老化、供熱設備超期服役,制約著供熱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供熱企業虧損是普遍現象,但供熱企業本身的公益性,使得企業不能以贏利為目的,只能微利經營。佳木斯市目前的熱費為24.8元/平方米,基本與供暖成本持平。企業虧損應該通過企業內部節約挖潛、降低成本等途徑來解決。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