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電 近來,每當華燈初上,道外區關道遺址公園上空一盞巨大的『關道燈籠』就成了市民觀賞的焦點。據了解,這盞燈籠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關道燈籠』。
據設計者介紹,所謂關道燈籠為古代官府專門用來照明、趕路的燈籠,與傳統的圓燈籠最大的不同是,這種燈籠造型上兩端橢圓中部細長,而且橫豎都有肋條。此次在關道遺址公園展出的這盞巨型關道燈籠,直徑3米,高5米,在同類燈籠中堪稱全國最大。
據該燈籠的制造者介紹,該燈籠懸掛在距離地面17米的高空,由於個頭巨大,所以風雪載荷極大,如果材料不過關,容易被風吹下來。為了保證它的堅固和穩定,制作者特別從南方廠家訂制了一種加入牛筋絲的紅緞,作為燈籠的『外包裝』,並用鋼材制作燈籠內部的肋條。該燈籠共用紅緞67.5平方米,橫向肋條28道,豎向肋條24道,共用鋼材1噸多。因此,也是全國最重的關道燈籠。
據介紹,由於普通機器根本無法使鋼材折出弧度,制作人員不得不到哈爾濱市的大型鍋爐廠借用專門生產鍋爐盤管的大型折彎機,以折出計算好的弧度。
記者夜晚來到關道遺址公園,遠遠就看到公園上空懸掛的一盞碩大的紅色關道燈籠和周圍的1000盞小關道燈,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在對面的建築物上俯矙,這組關道燈籠『構』成了一頂清代的官帽,這盞最大的關道燈籠仿佛官帽上的頂戴,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