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 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哈爾濱市道裡區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一主線,科學謀劃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努力向『將道裡區打造成輻射全省的商貿中心,面向全市的金融中心,中外聞名的冰雪、濱水、歐陸風情旅游中心和都市農業示范區、新型現代工業示范區、北方寒地人居示范區』的目標邁進。
據悉,道裡區在該區東部將以打造國際一流水准的金安歐羅巴廣場、萬達商業廣場為重點,鞏固發展中央大街及輔街在全市商貿旅游中心的龍頭地位,在主街提檔昇級和輔街業態調整,特別是在挖掘延展歐陸風情歷史文化資源上取得新突破;以建築藝術廣場拆遷改造和大商新瑪特建設為重點,全力實施兆麟街區綜合改造項目;堅持市場化運作,傾力支持上海愛建集團和上海百聯集團把原車輛廠地區建設成為道裡區新的商業中心;以友誼路、尚志大街為兩軸,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共同打造總部經濟帶,把道裡區建設成現代服務業的高地。在道裡區中部,實施城市化發展戰略,以建設東北亞采購中心,發展壯大汽車銷售一條街為產業支橕,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把群力、顧鄉、開發區迎賓路集中區建設成為現代文明新城區,完成在2010年前再造一個新道裡的目標。在西部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部署,緊緊抓住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歷史性機遇,加大4.78平方公裡的五大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做大做強奶牛、無公害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四大優勢產業,大力扶持蛙林公司、龍寶乾菜、五洋公司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推進綠色無公害蔬菜產、加、銷一體化基地建設,加快以新發鎮、太平鎮為重點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把道裡區西部建設成哈爾濱的西郊花園。
道裡區還將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大力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最直接、最現實、最突出的問題。建立農民工進城服務站和農民工就業培訓基地,安置就業和再就業1.9萬人,新建社區服務中心4處、殘疾人家庭康復點450處,在42個行政村配備專職殘協委員,養老保險擴面新增8000人,實施松花江沿岸村屯改水工程,遷址新建區結核病防治所,建成新發紅十字醫院,新建第36中學等3所中學,改造居民庭院50個,闢建休閑廣場3處,改選土路6條、背街背巷23條,全面完成松柏生態園建設,讓改革發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區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