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清冰雪逐步走上規范化管理 仍面臨3大難題
2006-01-16 10:17: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雪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6日電 13日,一場大雪給哈爾濱市民的交通帶來不便。雪後路面清理的好壞漸漸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門話題。哈爾濱清冰雪工作正逐步走上規范化管理道路,但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約著它的發展。

  機械化比率還很低

  目前,哈爾濱清冰雪提倡的方式是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科學使用融雪劑。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哈爾濱清冰雪主要還是以人工為主,機械為輔。

  據環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現有集融雪劑撒布和推雪為一體的專業機器22臺,裝載車、推土機近30輛。主要應對哈爾濱主乾82條街路的融雪劑撒布和清理,而其它1575條街路基本都由人工清理。目前哈爾濱清冰雪隊伍分為環衛工人、辦事處以及清冰雪公司,人數在9000人左右。記者算了一筆賬,用需要清雪的總面積除以清冰雪的人員,每位清冰雪工作人員雪後需清理大約3400平方米。

  清冰雪是否機械化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體現。根據哈爾濱實際情況看,最少需要300臺以上的專業清冰雪機器纔能滿足清冰雪的需求,這和現有情況比較相差甚遠。

  哈爾濱環衛辦馬處長說,每年哈爾濱投入在清冰雪的資金大約在4000萬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都用在了運雪。指定的殘雪清倒場所一般都在距市區10公裡以外的地方,所以運送殘雪耗財耗力。省政協委員馮洪斌建議,能不能在市區內建殘雪處理廠,這樣可以節約一大塊資金用於機械的購進。

  清冰雪市場亟待管理

  2002年,哈爾濱開發區最早實施了清冰雪市場化運作。至此,清冰雪市場化運作開始逐步融入到哈市清冰雪工作當中,出現了專業的清冰雪公司,市政府通過招標方式選擇最佳清冰雪公司。然而清冰雪公司作為新生事物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

  據哈爾濱環衛辦馬處長介紹,從目前來看,大多數清冰雪公司專業化程度不夠。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大大小小的清冰雪公司有30多家,所謂的大小就是有的有專業清冰雪機器,有的乾脆就沒有。他們主要靠臨時僱傭農民工來清冰雪。由於這項工作只能冬季乾,所以基本沒有專職的清雪公司。到了冬季,他們就開始僱傭農民工,臨時組建隊伍。這些清冰雪公司清雪遇到很難處理的冰面就用鏈軌車碾壓,然後用推土機將殘雪推出,這些重型機械容易造成道路的損傷。除此,清冰雪公司僱傭的清雪人員也不固定,很多都是沒有經驗的農民工,沒有什麼規定對他們有約束力。建議有關部門一定要嚴把准入關,按資質考核,並制定相應的規范條文,對這一新生產業進行管理整頓,促進這一行業健康發展。

  無融雪劑專業拋撒人員

  2005年1月份第一場大雪,由於融雪劑撒布不均勻,以及播撒時間不准確,造成哈爾濱路面出現了『雪泥』,百姓怨聲一片。

  今冬,為了不出現『雪泥』現象,哈爾濱下大力度規范融雪劑的管理,制定了相應的融雪劑使用標准。從實施效果來看確實不錯,但仍有個別路面出現結冰。究其原因,是錯過了撒融雪劑的『黃金時間』。

  美國伊立諾大學教授田磊作為家鄉人,多年來一直在做清冰雪方面的研究。他說,使用融雪劑清雪很必要,但一定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科學使用。今冬,他跟隨開發區清冰雪隊伍對撒布融雪劑進行了調研。從總體效果看,撒布時間和量掌握的還不錯,但是還不夠精確。每個地域的氣候溫度都有差異,一個城市各區的降雪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融雪劑在拋撒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有一批專業的融雪劑拋撒人員,並制定詳細的管理規定,然後由其自己控制融雪劑拋撒的時間,由被動拋撒變為主動拋撒。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