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 哈爾濱市供熱價格調整聽證會後,根據供熱企業申請,居民熱用戶供熱價格擬從現行每平方米31.15元/使用面積調整為34.58元。哈爾濱市居民反響很大,紛紛盤算這筆經濟賬。
住房30平方米的經濟賬
消費者代表、哈爾濱市宣慶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史德林說,哈爾濱作為我國高寒地區的省會城市之一,供暖期長,居民的工資待遇與其它省市相比又偏低。
一些單位效益不好,不負擔包燒費的報銷,特別是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的職工,工資低、沒醫保,又不報銷包燒費,再加上下崗職工的逐漸增多,生活比較拮據。如果按平均年收入5000元的工資收入,平均住房30平方米計算的話,每年固定支出:包燒費934.50元;水費240元;電費360元;煤氣費360元;有線電視費192元;物業管理費108元。合計:2194.50元。餘下2800元,平均每個月消費額度250元左右,這些除了基礎的生活費,還要兼顧孩子上學、贍養老人、看病就醫等,餘額寥寥無幾。如果再上調包燒費及其它水、電、煤氣等的上漲費用,又要增加1000元之多,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說,生活壓力將加大。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月收入400600元的家庭佔20%25%。
一普通職工家庭的經濟賬
旁聽代表侯尚國在聽證會後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侯尚國在電焊機廠工作了近30年,現在下崗在家。每月工資500元,全年工資收入是6000元,全家住40多米的房子,每年交納熱費1400多元,佔全家收入的20%多,還要支付電費500元、煤氣費400元、有線電視費192元、水費350元,再加上物業管理費、電話費每年固定開支就3000多元,剩下不足3000元,光基本的衣食住行都得勒緊腰帶,而且老人身體不好還要吃藥。說到這裡,侯尚國激動地告訴記者,他已經3年多沒買新衣服了。每年,最擔心的就是老人有病。他說,像他這樣的家庭在電焊機廠就有幾百戶。『熱』是商品,但它是特殊性質的商品,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和投入,不能完全推向市場。
年家庭總收入2萬元的經濟賬
旁聽代表哈爾濱鍋爐廠工人王繼輝說,作為工人家庭,自己的收入算可以的了。自己盡管雙休日不休息加班,但月收入1000多元還算過得去,妻子也上班,年家庭總收入2萬多元。孩子讀初三了,年消費就得近6000元,佔去收入的大部分支出。每年的電費500元、水費360元、電話費600元、有線電視費192元,平時的吃、穿、行還得花錢,1000多元的取暖費目前是單位效益好給報銷,一旦企業的效益不好了,收入不但下降了,熱費還得自己來交。在鍋爐廠還有近2000名工人是『大集體』,他們平均每月的收入只有500元左右,雙職工還可以維持,單職工家庭就連生活都成問題,熱費幾乎都成了他們的一種負擔。
王繼輝的同事告訴記者,現在在『三大動力』上班的職工還算好的,而在亞麻廠、軸承廠、電表廠、工程機械廠等多家哈市大工廠的工人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近幾萬人下崗,月工資只是200500元之間,他們的家庭生活更是困難,有的根本都交不起取暖費,現在熱費還要漲價,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打工者的經濟賬
來哈打工的佳木斯人小陳說,目前,他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一年大約15000元左右,刨去租房、交通、吃飯等費用,每月工資幾乎是月月光。如果供熱漲價,房價勢必也跟著漲,這樣就會加大支出預算,可是工資不會漲啊。所以,最好先別漲,要漲把工資先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