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電(記者高長利) 七臺河市桃山區在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始終把『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開展了為農民增收、農村增色、農民增智、黨旗增輝的『四增』活動,切實增強村黨組織的戰斗力,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廣大農民致富增收步伐。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桃山區針對全區農村和農業發展的實際,采取『發揮傳統優勢,做大蔬菜產業;抓住政策機遇,培育上規模畜牧業;抓好就業培訓,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招商引資上項目,培植農村財源』等措施,切實增加農村集體積累和農民收入。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桃山區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發展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闢建了科技示范小區4個,建成綠色無公害蔬菜小區670畝,新上養殖小區5個、畜牧專業村2個、養殖大戶46戶。開展農村技術人纔培訓23期380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118名。
改善村容村貌,實現農村增色。桃山區以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為重點,大力開展文明村鎮建設。年初以來,桃山區投資138萬元新建了800餘米通村公路,維修了43000米村路,整治農村巷路16200米,新修石砌排水溝460米,新修石砌排水溝460米;投入132萬元,推進舊村改造,修繕民房68座,改造廁所105座。桃山區還加大了整治農村生活垃圾和秸杆亂堆亂放,污水隨意排放的工作力度,較好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提高農民素質,實現農民增智。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桃山區通過積極開展科技服務月、『三下鄉』等活動,開展農業技術培訓23場次,培訓農民1263人次;通過與黨校聯合辦學、與高校聯合培養等形式,向外輸送農民學生268人,使村級乾部基本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村、戶創建活動,新建農村文化休閑廣場3個、村鎮圖書室6個、閱報欄23處,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建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28個,帶動農戶432戶;通過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選送了6名農民黨員到東北農業大學等高校深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人纔保證。
增強黨員先進性,實現黨旗增輝。桃山區與萬寶河農村信用社、桃南城市信用社等簽訂了幫儲助企協議,為農民提供創辦企業貸款1425萬元;全區黨員與198個中小學生建立幫扶對子,為其捐助資金10餘萬元;黨員與327戶貧困戶幫扶對子,為貧困戶辦好事實事986件。桃山區還為農民解決了溫室大棚生產資金236萬元,提供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資42噸,提供致富信息323條,優良品種16個。這些『聯銀助企』『聯貧助學』『聯貧助農』活動的有效開展,使黨員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