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張左己:堅持科學發展 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6-01-17 17:54:1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張左己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

  堅持科學發展確保良好開局

  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栗戰書、周同戰等出席

  東北網1月17日訊(黑龍江日報記者焦明忠東北網記者杜麗華)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今天召開。會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十五』期間農業和農村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間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部署今年全省農業和農村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強調,要全面准確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開局良好,取得實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次農村工作會議,省委常委會議、省長辦公會議專門研究了會議文件,對開好會議提出了明確要求。在今天下午的大會上,省委副書記周同戰傳達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副省長申立國主持會議,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栗戰書,副省長王利民、劉海生等出席。

  張左己在講話中全面分析了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形勢。他指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事關全局,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和我國現在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基本論斷;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全面、准確分析和把握農村發展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黑龍江無論是資源優勢、農產品總量,還是發展潛力,在全國均具有重要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極為特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十五』期間,我省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培育優勢產業,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束了低位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發展,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工作基礎。中央的支農、惠農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我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反哺農業和農村的能力日益增強,農業生產要素配置日趨國際化、市場化,加快農村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但也必須看到,我省農業和農村基礎差、底子薄、欠賬多的矛盾還非常突出,農業和農村發展仍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必須做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張左己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全面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十一五』時期,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加大投入力度,建設現代農業,發展縣域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社會事業,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張左己強調,為確保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一個良好開局,要重點抓好七項工作。一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經濟。要堅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發展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指導農業,大力推進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農業科技進步、產業化經營和對俄農業合作戰略昇級。二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要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通過挖掘種植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畜牧業、綠色食品產業、勞務產業,大力推進扶貧開發等措施,努力實現農民增收目標。三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繼續實施抓兩頭帶中間發展戰略,走主導產業立縣、工業經濟強縣、招商引資興縣、民營經濟活縣的路子,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四是加強農村基礎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要繼續加大投入,努力增加公共產品供給,加快農村公路、飲水工程、住房和能源建設,加強村容村貌和環境整治以及生態環境建設,力求今年農村基礎建設取得新的突破。五是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推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要充分發揮政府調節宏觀經濟的功能,調整公共財政投入重點和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六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今年全省要重點推進鄉鎮機構、縣鄉財政管理和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糧食流通體制、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征地制度、農村金融、農村合作制度等六項改革。七是推進農村基層組織、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

  張左己要求,要精心組織,切實加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組織領導體系,切實抓好規劃和試點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各市(地)、各縣(市)負責人,省農墾總局各分局負責人,中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