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特菜種植種出大效益——記南崗區紅星村黨總支書記劉世林
2006-01-18 09:53:1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季佳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8日電 哈爾濱市南崗區紅星村是哈爾濱有名的小康村,靠種植特菜,村民開上汽車、用上電腦、有了存款。生活富了,可村裡的當家人———南崗區紅星村黨總支書記劉世林並不滿足。

  幾年裡,村裡先後投入190萬元用於改善環境,清理垃圾、修路、安裝路燈,還新栽了2200多株丁香樹。去年,村裡又投入3萬餘元擴建村圖書室,開闢全省第一家村級基層黨建網站。用劉世林的話說,生活富了只是第一步,要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帶領全村人建設一個和諧富裕、文明友善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996年,紅星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村黨支部、村委會背負40多萬元的外債,工作基本處於癱瘓狀態,村民對村乾部失去了信心。此時,劉世林走馬上任,擔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重擔。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燒到了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上。劉世林帶領全村轉變種植觀念,建大棚、搞特菜,把全村特菜品種發展到幾十個系列、上百個品種,並建成智能化溫室,全部實行微機管理。

  1999年,紅星村被認定為無公害生產基地,無公害種植面積佔全村的90%,分別與波斯特超市、中央商城和北京、廣州等地簽訂了供菜協議。為把紅星菜打入國際市場,劉世林又馬不停蹄地為『紅星牌』特菜注冊商標,並籌資260萬元建起了蔬菜加工廠,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產業鏈,使紅星村蔬菜大大昇值。

  一人富,不算富;一戶富,帶全部。在去年年底開始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紅星村提出要以黨員中的『能人』帶動全體村民致富。村裡的黨員種菜大戶劉桂林成立了『特菜生產協會』。去年初,村黨支部又在原生產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特菜生產合作社及合作社黨支部』。現在,合作社社員已發展到85戶300人,特菜種植已由原來的5個系列30多個品種發展到39個系列102個品種,實現年生產優質特菜90多萬公斤,創造產值170餘萬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000餘元。

  如今,在當家人劉世林的帶領下,紅星村的農民們精氣神兒更足。他們將通過向科技要效益,力爭讓生活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