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電 城在林中、道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回眸『十五』,哈爾濱正在向一個生態型園林城市大步邁進。5年來,全市累計造林304.8萬畝,年均造林60萬畝;林地面積達到1500萬畝,其中新增面積103萬畝;森林覆蓋率已由『九五』期末的42.79%增加到44%,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位。
14億打造綠色城市
給荒山披上綠裝,給『光板路』鑲上綠邊。『十五』期間,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林業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哈爾濱市林業局站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把造林綠化工作列為『一號工程』、『烏紗帽工程』,簽訂責任狀,實行一票否決,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供了組織保證,令哈爾濱市生態建設實現了大跨越。基本實現了村屯綠化標准化、連片荒山全綠化、縣級以上道路林蔭化、農田達到林網化的目標。
5年來,哈爾濱生態建設實現了大跨越。多元化籌措資金的機制,使哈爾濱市造林綠化投入實現了歷史性突破。5年來,全市投入生態建設資金14.46億元。其中爭取國家投入6.4億元、引資2.06億元、林業部門自籌1.5億元、群眾自籌4.5億元,滿足了生態建設需要。同時,哈爾濱市還積極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及駐哈部隊等建立植樹基地,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5年來,全市共義務植樹8500萬株,建立義務植樹基地2292個。將政府推動、宣傳發動、政策調動、利益驅動有效地結合起來,以各級領導辦綠化為切入點,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及駐哈部隊和適齡公民建立植樹基地,開民義務植樹活動,大力倡導植『公僕林』、『青年林』、『希望林』、『擁軍林』、『三八林』、『勞模林』、『學子林』、『民營林』、『悔過林』、『少先隊林』等多種主題的紀念林營造活動,做到銘志於林、寄情於林,樹立綠色文明新時尚。
四大工程全方位造林
『十五』期間,哈爾濱市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生態型園林城市建設和綠色通道建設等四大工程,實現了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5年來,哈爾濱市共完成工程造林面積262萬畝,為『十五』造林總面積的86.2%。其中,以超坡耕地、低產田和沙化地還林為重點,實現退耕還林、兩荒造林面積102.7萬畝;以村屯綠化、鄉村道路綠化、農防林建設、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為重點,實現『三北』四期工程造林面積47.5萬畝;以提高城鄉接合部功能為重點,實現生態型園林城市建設工程造林面積4.96萬畝;以縣級以上公路綠化為重點,實現綠色通道綠化裡程7887公裡。
5年後實現6個100%
未來5年,哈爾濱市將充滿綠意。按規劃,今年至2010年,哈爾濱市用於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工程總投資20億元,實現造林面積130萬畝。林業生態建設將達到6個100%:荒山綠化率達到100%;超坡耕地綠化率達到100%;重點流域治理率達到100%;國、省、縣、鄉、村道路綠化率達到100%;農田林網恢復率達到100%;村屯綠化率達到100%。森林生態系統工程建設的實施,將為哈爾濱市的可持續發展安上一個永不衰竭的『綠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