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延興校用國學提昇孩子素養
2006-01-22 06:12:1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2日電 學校的900多名學生都能熟練地誦讀古文古詩。在學校國學滲透中,孩子們正在變得儒雅和自信。

  『日照萬物喜臨門,春來百花香滿地』、『新春如意鴻運開,四季平安福壽來』……1月16日,在南崗區延興小學校的大廳時,墨香彌漫,哈爾濱市書法家協會的八位著名書法家,揮毫潑墨,為孩子們送了近200幅春聯。孩子們或磨墨幫忙,或輕聲誦讀,或和書法家伯伯、爺爺們一起試筆,氣氛熱烈。書法家們對這些孩子們身上透出的儒雅和自信感到吃驚,也為很多孩子們一手漂亮的書法感到欣慰。

  區區一個城市周邊地帶的小學校,何以會驚動如此之多的書畫名家專程為孩子們書寫春聯?市書法家協會指定的惟一一所硬筆書法教學基地、以『國學』為精髓的校本課程,讓這所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赫然聲名雀起。

  以國學提昇綜合素養

  延興小學位於南崗區白家堡地區,學校900多名學生中有近700名是外來農民工子女佔了一半。就在這樣一個學生綜合素質較弱的小學校裡,『國學』卻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對孩子加強『國學』的培養是從2005年9月開始的。延興小學的學生家長大都每天為了生計而忙碌奔波,文化氣息在這樣的家庭裡嚴重匱乏,更不要說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文化,校長王丹決心要給孩子們補齊這個缺失,於是『國學』就被確定為延興小學校本課程的精髓。在努力探索如何為小學生講國學的方法之時,王丹得知哈爾濱市一位退休老教師梁老師已經為此探索多年,並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編撰了一套《童蒙國學》的教材。從《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童蒙國學》中都有涉獵。

  國學並不是教學大綱規定的課程,延興小學也不可拿出很多時間用在孩子們的國學培養上。於是課間、午休、早自習,隨時都能聽到學校廣播裡傳出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記者到延興小學采訪時,已經臨近放假,很多學生沒有到校,但廣播中依然傳出優雅的古樂。王丹校長說,只要還有學生到校,我們的國學滲透就不停。在延興的孩子誦讀古讀文的一學期裡,學生們的記憶力加強,注意力集中;行為好轉,心地向善,修養提高;語文程度提高,增加了識字量,對漢語有了深入的感覺,作文水平明顯提高。

  書法詩文相融並進

  在延興小學的走廊裡,掛滿了老師和學生們的硬筆書法作品。很難想象在目前學生群體漢字書寫水平下滑的今天,延興的孩子們卻有如此優勢。

  在學校裡,記者看到了一個名為『中宮格』練字的方格。據介紹這是黑龍江省大慶市一位書法愛好者發明的習字格,比常用的田字格更利於掌握漢字起筆、落筆的位置和間架結構,已獲得了國家專利。延興小學老師特地到大慶與發明者簽訂了授權書,目前除發明者外,只有延興的師生纔有權使用這種習字格。

  每天13:00到13:15,是延興全體師生的一刻鍾練字時間,在古箏的悠揚樂曲中,所有在校的師生用同一種練字專用紙練字80個。別小看這15分鍾,目前可以肯定地說,拋開一些孩子到校外書法班學習因素,單就學校培養的層面比較,延興學生整體書寫漢字的水平在全市都是出類拔萃的。王丹介紹,孩子們練字和寫作品內容大都是詩詞名句,二者正好有機地結合。

  國學昇溫勢不可擋

  據了解,目前『國學』正在不斷昇溫,很多原來只開辦英語、數學、作文的文化學校,也開始把目光盯在了『國學』上,而且生源非常好。據哈師大人文學院教授李宏斌分析,國學熱有其大背景。整個二十世紀,因西方工業文明的入侵,加上國內知識界人士的西化,是國學的空前災難時期。好在這個災難不是『絕後』的,目前發展中國的民族文化意識在增強,如何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是目前中國正在思考的問題,在這種文化反思中,『國學』的興起有它的必然性。另外,『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它必然會引起國人的重視。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記者在結束采訪之時,隨便找了一個二年級的孩子石娜背兩句《論語》,從她抑揚頓挫的童聲中,我們仿佛看到復興千年國學文化的希望。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