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2日電 春節將至,哈爾濱人都在關心『果菜籃子』的儲備、價格和安全。記者走訪哈達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果菜價格平穩,儲量豐富,檢測完備。
信息、道路暢通給『菜籃子』保鮮
進入冬季以來,市場上所經營的各種水果、蔬菜95%以上來自外埠,如遼寧、河北、山東、廣東、浙江、陝西等地,通過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進入哈市,不僅時間短,保證食品的新鮮,而且大多數產品來自於全國各地的無公害生產基地。山東-哈爾濱、海南-哈爾濱兩條運輸『綠色通道』將哈爾濱冬季的『菜籃子』、『果籃子』拉近了,也使果菜價格較往年有所下滑。
『綠色通道』開通前,水果的南調北運大多是采用火車運輸,許多水果經營業戶因路途遠、時間長、信息不暢做了賠本買賣。『綠色通道』開通後,早上采摘的鮮菜鮮果,晚上就可以擺到百姓的餐桌上。南方的地區特產,也通過這條通道走向哈爾濱,大大提高這些特產的保鮮程度,使其能夠以更優良的質地進入百姓家。另外,『直通車』大大減少了中間批發環節,運輸周期縮短了,哈爾濱市市民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吃到更新鮮、更廉價的蔬菜了。現在果蔬從山東果菜基地送到哈爾濱哈達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只需22小時,原需30多個小時;從海南到哈爾濱現需70小時,原需120小時;從廣東運抵哈爾濱現需60小時,原需100小時。運輸時間的縮短大大減少了運輸成本。從南方運出的果菜,在南方段需加冰降溫保鮮,進入東北地區就需加棉被保溫,運輸時間越長果菜的鮮度就越差,運輸成本就越高。以從廣東運果蔬到哈為例,原來一車菜要加4噸冰保鮮,有了『綠色通道』,運輸時間縮短至一車菜只需兩噸冰保鮮。
哈達的農業信息網站建立了現代化的信息傳遞系統,可以為黑龍江各地的經銷商提供快捷的、准確的商品供求信息;為全國的經銷商提供黑龍江的農副產品市場信息,從而解決了多年來求購信息不暢、供求信息不通的難題。通過哈達的信息網絡,哈市缺什麼果菜都可以以最快速度溝通。前幾天哈市水果市場上鮮桃成了空檔,哈達市場立即通過信息網絡溝通,僅用了4個小時,鮮桃就上了飛機。
精品菜受寵洋水果遇冷
據市場部周宇經理介紹,每天都有大量的蔬菜進入哈達,有山東壽光、河北、遼寧、天津、廣東等地的精品蔬菜,每天銷量近1500噸,成為全省的果菜集散地。目前,哈達果菜批發市場日到港水果240萬公斤、蔬菜460萬公斤,預計到春節水果日到港300萬公斤、蔬菜560萬公斤。果菜價格穩定,品質優良。往年小尖椒到年前都得賣到八九元/公斤,今年售5元/公斤,豆角往年賣七八元/公斤,今年售4元/公斤。進入哈達蔬菜交易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蔬菜,品種數不勝數,除了大眾菜外還有許多另類蔬菜,如塔花(11元/公斤)、抱紫甘藍(11元/公斤)、白蛋茄(8元/公斤)、鳳尾(3.6元/公斤)、菊花(5元/公斤)等。據業戶介紹,這些長相特別的精品菜很受市民歡迎,特別是年節,許多市民喜歡選購精品菜給餐桌增色。據哈達果菜批發市場蔬菜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哈市市場中的精品菜品種有油麥菜、藕、茭白、百合、西蘭花、芥蘭、菜心、韭菜、芋頭、球生菜、荷蘭豆、夾豆、娃娃菜、法香、青筍、竹筍、馬蹄、香蔥、四角豆、櫻花、山藥等幾十種,而且價格預計在春節前不會有太大波動。
今年國產水果熱銷,洋水果盡管價格一再下降,卻引不起市民的興趣。主要是因為國產水果質量好、價格低,口味好『頂』了洋水果,受市民青睞。據了解,秋季以來洋水果的價格連續下降,以往高出國產水果價格一倍甚至幾倍的情況已經不再。如菲律賓進口的香蕉每箱50元(13公斤),越南的火龍果每箱48元(9個),而紅提、蛇果、澳橙等每公斤都在20元左右,售價均比年初跌20%?50%不等。雖然售價明顯下降,卻沒有引起市民興趣,據哈達果菜批發市場精品水果區的業戶介紹,現在市民購買水果已經不太在意是進口還是國產的,只要價格合適好吃就行,所以進口水果一點不佔優勢,銷量大不如前。與其相比,豐水梨、貴妃梨、雪梨、柚子、冬棗等國產水果,卻更受消費者的青睞。傳統的橘子、苹果、梨等依然是市場的暢銷貨,其銷量佔總數的在50%以上,佔據了水果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黃河灘棗也頗受中老年消費者的歡迎,銷路也一路看好。聖女果來自福建,10公斤僅售19元,不僅口感甜香,老幼皆宜,而且價格不高,銷路可觀。
果菜檢測保安全
11月初,哈達批發市場投資100萬元,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興建的哈市最大的無公害蔬菜檢測中心———哈爾濱產品檢驗中心哈達分站正式投入使用。由此,進入哈市零售市場的蔬菜的農藥殘留檢測率將達到70%,其中無公害蔬菜檢測率將達100%。
據介紹,該檢測中心落成後,采用國際通用先進的蔬菜檢測方法進行檢測,目前已檢測果蔬1800多個品種。每天要抽檢60車果蔬,到春節達到日抽檢80車。一般每個品種的抽檢樣品只需要1公斤左右,時間僅用30分鍾,可以極大方便市民和經銷商。抽樣檢驗采取『搖號』的方式,對哈達站內300餘家蔬菜業戶進行隨機檢測。為了確保檢測的准確性,每日檢測結果將對外進行公布。不符合無公害蔬菜標准的蔬菜不允許以無公害蔬菜的名義上市。對於初檢不合格,並出現可疑『癥狀』的蔬菜,送質量監督局進一步檢測,若最終確定農藥殘留嚴重、存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物質,將不允許進場銷售,並在電子公示板上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