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電 春節期間,往往是一年中銷售與消費的高峰,商家抓住一切機會,以博得最大的利潤。於是形式多樣的促銷手段、名目繁多的回報活動、極具誘惑力的手機短信等紛紛出籠,可就是在這些活動中,一些不法商販趁機『布置』坑蒙消費者的陷阱,通過各種手段欺詐消費者,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就餐購物陷阱深
節日期間,人們消費往往圖的是個吉利,常常忽略了如商品價格、商家質量承諾等,喪失了對正當權益的維護。春節期間,很多家庭選擇到飯店聚餐。一些飯店的欺詐陷阱也就張開了『井蓋』。哈市某飯店餐飲部在商品標價簽上標明『象鼻蚌』價格每500克78元,但顧客結賬時卻按每500克200元結算,當消費者與其理論時,飯店卻稱標價簽標的是小象鼻蚌,經物價部門認定,飯店是以虛假標價誤導消費者。更有甚者設置兩套標價簿,顧客點菜時提供價格低的標價簿,結賬時按價格高的標價簿結算,很多消費者在聚餐的時候,因為興奮所致,忽略了對價格的『叫真』。此外哈市某餐飲公司打出『午間肥牛買一送一,晚間買二送一』的條幅,卻未標明贈送商品的品名和數量,一些顧客消費了500克肥牛後,僅被贈價值較低的一碟羊肉,這種『模糊贈售』,讓很多消費者深感被欺騙。過年了,很多家庭趁著商家促銷活動,購置一些家電,增添節日氣氛。但是一些商家的『模糊標價』,讓不少消費者吃了虧。一家電器部門『出廠價』搞促銷活動,銷售某品牌洗衣機。用誤導性文字明示『出廠價』960元,實際該型號洗衣機出廠價是930元。據哈市消協的信息顯示,這類通過『模糊標價』來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在消費高峰時都會發生,這也包括一些大型商場。一商場銷售男士皮鞋,使用降價標價簽標注原價為1280元,現價480元,當消費者要求看原價的交易票據時,卻提供不出來。
哈市工商、物價等部門提醒消費者,在節日期間,要保持冷靜的消費頭腦,對商家的各種促銷手段要理性分析,不急需的物品,最好不要購買。另外,一旦發現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要保留充分的證據,以便維護合法的權益。
欺詐短信泛濫
中大獎、送情人……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手機短信處處設陷阱,隨時惹禍端。短信欺詐成為新的欺詐陷阱。
近日省內一些手機用戶頻頻接到這樣的的短信:『恭喜你,你的手機號碼中了大獎,獎品為價值萬元的產品,只需存入900元及個人所得稅代扣費到上海、廣東等XX公司的賬戶上,並告訴通訊地址,l0天後你就能收到獎品。』突然的『喜』從天降讓很多人輕信了。實際上,這是近年來實施的一種新型詐騙違法犯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移動電話短信技術,向各地手機用戶大量發『六合彩』特碼、『手機號碼中獎』等虛假短信息,並以須付貨款、辦理郵寄費、代繳個人所得稅為由,騙取手機用戶的錢財。據介紹,這類手機短信息的欺詐行為多以獎品價值不菲,動輒是汽車、手提電腦、等離子彩電、家庭影院等上萬元的獎金為『誘餌』。信息發出地與獲獎者所在地的距離較遠,哈市獲獎者的信息發出地常為上海、廣州,領獎極為不便。獲獎者一旦按要求預交所謂的管理費、獲獎公證費等,錢款進入指定賬戶,便再難找到對方了。
『你還在寒夜等待心靈的慰藉嗎?需要傾訴嗎,小靈通發送至XXXX號,移動手機發送XXXX號,那裡有等你聊天的理想情人……』面對這具有誘惑力的語言,一些想偷食情感『禁果』的男人迅速陷入了和『理想情人』溫馨的短信交流中,這也是靠網絡虛擬『理想情人』借以騙取消費者注冊話費的一種手段,『溫馨』的語言,是早已編好了的。
網監部門人士提醒,要想避免掉進形形色色手機短信息的欺詐陷阱,消費者必須端正自己的觀念,不要輕信天上掉下的『餡餅』,不要因好奇而與對方聯系,讓對方有機可乘。更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告訴對方,落入詐騙者的連環套。在一些短信息實在難辨真偽時最好諮詢本地的『1860』免費諮詢電話、消費者協會或警方,一旦消費者不小心掉進了短信息欺詐或詐騙陷阱,一定要及時向當地工商局、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及時向警方報案,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挽回自己的損失。
春節期間,很多市民選擇了旅游,一些旅行社在做宣傳時,規定了指定的線路、所去的景點以及住宿的條件,游客一旦踏上行程,就會出現改變線路,景點減少,交通工具『降級』等情況,游客的合法利益受到了損害。
省消費者協會提醒,出門的游客,在出行前,必須與旅行社簽訂合同。在與旅行社簽訂合同時,要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特別對合同內容中的承諾、活動日程、游覽項目、用餐標准等事項要認真查看。游玩、入住賓館時,對經營者無安全設施或無安全服務項目的,消費者有權要求旅行社提供確保人身、財產安全的場所。
節日期間要及時維權
面對各種節日期間的消費陷阱,除了要進行積極防范之外,一旦陷入『欺詐』陷阱,消費者要及時舉報。
記者從哈爾濱市物價局、哈爾濱市工商局以及哈爾濱市技術監督局、哈市旅游局等部門了解到,這些部門在春節期間,24小時接受、解決消費者的舉報及投訴等。哈市各級工商部門節日期間設立專人負責消費者的舉報和投訴,『12315』晝夜開通,省、市消協部門隨時接待消費者的諮詢和投訴。哈市物價部門的『12358』投訴舉報諮詢電話晝夜開通,在遇到價格方面的疑惑時,消費者可以隨時撥打此部電話,留下姓名、聯絡方式等,物價部門會給消費者以答復。哈市旅游部門對本市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的投訴諮詢,由專人負責,保證游客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鏈接
春節前夕短信詐騙昇級
近日,利用手機短信進行銀行信用卡詐騙案件呈蔓延增長的趨勢。詐騙手段又出新花招,由原來的『消費轉賬』變異成『退還汽車購置稅』等形式。北京警方發布預警信息,此類案件在春節期間有高發趨勢,提醒市民加強防范。從最早的『刮刮卡中獎』到『消費轉賬』、再到『退還汽車購置稅』,雖然形式不同,但詐騙本質不變,過程也與以前相同。犯罪嫌疑人首先利用手機發送短信以各種名目誘騙事主與自己或同伙聯系,一旦事主與其聯系,不法分子就會讓事主轉賬、開戶存錢。若有人懷疑,不法分子還會以假報警電話、假『銀行銀聯卡中心』讓事主消除顧慮,當事主消除顧慮後就會『聽話』地用ATM機進行轉賬、存錢。
根據警方的分析統計,不法分子所留的聯系電話多集中在山西和陝西(0351 276XXXX、029 XXXX),都是外省市鐵通『一號通』虛擬號碼,捆綁或呼轉的號碼都是沿海城市的神州行號碼。嫌疑人開戶全部都用虛假身份,開戶地一般在廈門和深圳,提款時他們還會僱人。為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警方告知市民遇到此類情況切勿在ATM機上進行轉賬,應到銀行核實或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進行查詢,並撥打『110』報警。同時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加強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