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手一拋
髒了城市『臉』
司機駕車時隨手向車外亂拋垃圾、隨意吐痰,這是哈市很多司機都存在的陋習。
道裡區友誼路清潔員倪女士對此深有感觸。倪女士說,她主要負責友誼路上的路面保潔工作,路面上每天都有大量司機從車裡拋出的生活垃圾,她要在車流中穿行清掃。司機扔出來的垃圾有煙頭、廢紙、礦泉水瓶,還有痰漬和口香糖。有時,一些司機還嫌他們做清理工作礙事。倪女士說:『我們也知道危險,可是這麼多垃圾,多影響哈爾濱的形象啊!』
家住紅旗小區的私家車主楊女士氣憤地告訴記者,1月23日早晨她開車經過南直路時,前面轎車內突然扔出一把瓜子皮和幾團面巾紙。隨著風勢,這些垃圾『天女散花』般飛到了自己車前的風擋玻璃上,給她的行車帶來很大不便。車主陳女士說,有一次她開車路過紅旗大街,在等紅燈時,旁邊轎車窗戶緩緩降下,緊接著『啪』地一口痰就飛了出來,剛巧粘到了她的車身上。為了不影響交通,她沒下車找那個司機理論。可擦完車上的痰跡後,她惡心了好幾天。
搶行、加塞兒
埋下安全隱患
很多司機在轉彎並線不打轉向燈,遇到堵車下道搶行、加塞兒更是常事。這些陋習,不但直接威脅著行車安全,也對道路交通秩序形成很大破壞,並為交通事故埋下隱患。
據了解,2005年,哈市發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985起、894人受傷、517人死亡,其中因搶行、並道而引起的車禍不在少數。
剛剛學會開車的市民李女士在采訪時說,她開車上路時發現,一些情況總是讓她手足無措。經常遇到一些老司機爭道搶行、加塞兒行駛,不是險些發生車輛刮碰,就是差點追尾。有一次,她駕車行經西大直街與通達街路口時正好趕上綠燈,本打算直行通過,卻發現對面左轉彎的車已經迅猛加速,非要搶在她之前轉彎,她只好踩剎車讓那輛車先過,纔避免了兩車相撞。
有一些司機仗著自己技術好或是圖省事,在行駛過程中也有很多不良習慣。有著十幾年駕齡的老司機張師傅對記者說,按照規定,夜間開車時開著遠光燈會造成對向行駛車輛的司機眼花,看不清任何東西。所以,當對面有車輛駛來時應關閉遠光燈,換成近光燈。但有的駕駛員卻懶得換燈甚至故意炫耀自己的燈亮,一直開著遠光。私家車主楊女士就說,去年三月份的一個晚上,她的同事開車去學府路,迎面駛來一輛本田車,相距還有十幾米的時候,他被本田車雪亮的燈光晃得睜不開眼睛,不禁慌了手腳,結果兩車相撞,車撞壞了,雙方司機也都進了醫院,真是害人害己!
亂停亂靠
人為造成堵車
一遇到堵車,人們就常常抱怨車多路少或者管理不到位,其實,許多擁堵是人為造成的,禍首就是司機違章,亂停亂靠,導致交通狀況惡性循環。
實際上,公交車賴在站臺不走、不按序進站,貨運車輛停在路邊裝卸貨物,出租車排成長隊在繁華地段長時間等客、私家車輛亂停亂放等現象,纔是造成堵塞的真正原因。采訪中,很多市民發表了這樣的看法。
出租車司機李先生說,他每天駕車在路上走,最不願走東、西大直街、果戈裡大街、北環路、南極街、博物館轉盤道等街道。因為這些街道經常堵車,且多數是因為個別司機將車違章亂停亂放造成的。在西大直街去往博物館這一路段,經常能發現停放在路邊的『死車』,因這些車佔用道路,導致交通不暢。而南極街和北環路則經常有大貨車佔道裝卸貨物阻礙交通。在松雷商廈門前,很多公交車賴著不走,長時間在那裡等客,結果造成大直街去往博物館方向交通不暢,甚至堵車。
打電話看電視
乘客心驚膽戰
在某單位從事夜班工作的陳先生對記者說,他下夜班打車時,時常能遇到一些不負責任的司機,邊開車邊打電話,更有甚者,邊開車邊看車載電視。一次他要求司機關掉車載電視,安心開車時,司機不但拒絕了他的正常要求,而且還對陳先生惡語相向。在黃河路等車的李先生對記者說,有一次他乘坐公共汽車,途中公交車司機的手機鈴聲響了,司機毫無顧忌地拿起手機開始接聽。並用一只手握著方向盤開車,電話足足聊了五分多鍾,一車的乘客都心驚膽顫,生怕發生什麼意外。
雨天飛車
泥水濺向行人
有個別司機駕車時,全然不顧行人的感受,只圖個人方便、痛快,把車開得飛快,就是把泥水濺到行人身上也毫無愧意。
大雨過後,部分路面通常會形成積水。很多司機在經過這樣的路面時,從來不減速,在把污濁的泥水濺到行人身上後,連聲『對不起』都沒有,徑直駕車離去。行人只能站在後面,詛咒司機『缺德』。
在哈爾濱聯通公司工作的楊女士對記者講述她的一次被濺經歷。去年夏天,剛剛下過雨,路面上都是小水窪,怕弄髒衣服的她,在路上小心翼翼地向單位走。突然,一輛出租車飛快地從她身邊開過,將水窪裡的泥水濺得她滿身都是,想回家換身衣服,可是眼看就要遲到了,她只能硬著頭皮去上班,弄得她一天的心情都不好。
家住南崗區黃河路的72歲的黃大娘對記者說,她家的房子靠道邊,在凌晨,她經常能聽到街道上響起刺耳的汽車喇叭聲,擾得四鄰不安。她歲數大了覺輕,外面稍微有大一點的響動就會醒。鄰居們對深夜或者凌晨汽車發出的噪音都有很大的意見。警報器的叫聲、汽車喇叭的響聲、汽車急剎車聲,讓她們這些鄰街的住戶,深受其苦。
拒載催客
髒話乘客臉紅
21日,剛剛從廣州回哈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南方回來過年,隨身帶了很多東西,衣服又穿得單薄,想打車快點回家。他在哈站站前連續打了10多分鍾的車,司機都不願載他。張先生說,他拎著東西走到每輛出租車前,司機都會熱情的問他要去哪,一聽他要去鐵路街,笑臉馬上就消失了,個個連說不去。他就這樣被連續拒絕三、四次。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出租車,他氣憤地對司機說起了剛纔的境況。那位司機卻告訴他,他也在哈站前排了半天,大家都想跑個遠點的地方,多賺點錢。如果不是順路,他也不拉。
此外,市民對公交車超載、超速行駛、走禁行路、疲勞駕駛、催促乘客上下車、口吐髒話等行為最為不滿。
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幾天前她乘坐一輛21路公交車時,每到一站,司機都對上下車的乘客極不耐煩地大聲催促『快點、快點』。有的乘客剛上車還沒站穩,司機就猛踩油門衝出去。沒抓牢扶手的乘客,因慣性而被晃得差點摔倒。王女士還說,很多司機只要在行車過程中出了一點情況就會破口大罵,罵的詞語特別難聽,實在是讓乘客替他們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