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電 哈爾濱南崗區繁華社區乾部邵曄32歲,在父母眼中,她還是個孩子,平時倒垃圾、刷馬桶這樣的髒活,父母從不讓她插手。可為了給低保戶張志華忙年,邵曄清出了6編織袋垃圾。
58歲的張志華是殘疾人,邵曄和石玉梅、宋瑞茹等幾名社區乾部一進他家的門,一股令人窒息的怪味撲面而來。原來,智力上有障礙的張志華不停地往家裡撿垃圾,破瓶子、爛布頭、髒塑料袋等擺滿了整間屋子,房間裡根本找不到下腳的地方。從不乾髒活的邵曄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開始清理。垃圾又腥又臭,邵曄屏住呼吸,憋一口氣乾一會兒,跑到門口換口氣再跑回來接著乾。6名社區乾部用了整整兩天時間,纔把張志華的房子收拾乾淨,清理出6編織袋垃圾。垃圾的味道特別嗆人,兩天裡熏得邵曄連飯都吃不下。乾部們又湊了50元錢,為張志華買來了新床單、新枕巾等物品,張志華看到屋子乾淨了,高興得直向社區乾部們鞠躬。
4位社區乾部擦4整天 18家貧困戶窗明幾淨
送完年貨後,動力區理東社區的乾部們發現有30戶低保戶是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或老年人,無法自己搞衛生。有人曾提議,乾部們捐錢請家政服務員為低保戶打掃衛生,可67歲的黨支部書記張桂琴認為,低保戶更需要感情上的交流和乾部們真誠的心意。花錢請人乾活,不如乾部們自己去乾。
於是社區乾部張桂琴、張桂芝、張淑芬和王鳳4人主動承擔起打掃衛生的活,4人的平均年齡已超過50歲。她們買來膠皮手套、鋼絲刷、百潔粉等清掃工具,利用業餘時間挨家清掃。張桂琴腿腳不好,無法長時間蹲著乾活,她就自備了個小板凳,坐在板凳上為低保戶擦地。乾部們每天18時開始為低保戶搞衛生,一直要乾到22時左右纔回家。4天時間,4位社區乾部已經給18戶低保戶收拾了屋子,光膠皮手套就磨壞了9副。
百樣年貨全都買雙份 其中一份送給低保人
快過年了,道外區向陽社區的低保戶宋金珠家裡陸續收到了近百件年貨,這都是社區乾部王玉傑為她買的。
63歲的宋金珠長年獨自一人生活,由於有病無法照顧自己、采辦年貨。王玉傑便主動拉出單子,大到棉衣棉褲,小到百潔布、春聯,給自己家買年貨時都給宋金珠帶一份。小年當天,王玉傑包了約200個餃子,蒸了十餘個棗饅頭,還用兩公斤面炸了面魚,每做好一樣東西,王玉傑就給宋金珠送過去一樣。臨出門時,王玉傑發現宋金珠家的火牆子不熱,她擔心過年時宋金珠挨凍,便趕緊僱人掏火牆。乾完活,王玉傑的身上、臉上全是黑灰,回家時已經將近19時,她這纔想起,自己一天光忙著給宋金珠包餃子,自己的小年餃子都忘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