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1日電(記者 高長利) 為紮實開展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鞏固提高前兩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提昇全市先進性教育活動整體水平,哈爾濱市對三批參加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單位進行資源整合,市直部門、區縣(市)黨政機關和鄉鎮三級聯動,開展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結對互動、黨員乾部駐村幫助工作,實現了對農村先進性教育指導幫助工作的全面覆蓋和重點幫助的有效結合。截止目前,哈爾濱市共派出工作組3031個,下派乾部7879名,各級參與包村工作的部門共包村1239個。
把握工作標准,開展組織宣傳,作指導、幫學習。哈爾濱市包村工作組和部門駐村乾部堅持學在先、想在先,准確把握先進性教育活動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工作標准和要求,積極當好所包村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組織員、宣傳員和理論輔導員,及時發現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適時提出意見建議,主動自覺地幫助指導村黨組織做好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各項工作。雙城市為強化指導,把參加第一、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75個單位與農村黨支部『捆綁共建』,開展了以『進百村、聯千家、惠萬人』幫助村解決黨建和發展問題為主要內容的結對活動。結對包村乾部到村開展同上一堂黨課、聽一場形勢報告、搞一次研討、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參加一次訪貧問苦等『五同』活動,不僅有效推動了村級教育活動,也使前兩批學教單位進一步鞏固了成果。尚志市馬延鄉下派駐沙溝子村乾部劉太日,針對本村部分朝鮮族老黨員聽不懂漢話的實際,將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有關知識翻譯成朝鮮語,每次輔導前都認真准備教案和備課,受到了朝鮮族老黨員的一致好評。市直部門同志也紛紛與結對村對接,了解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情況,通過上黨課、召開座談會、作學習輔導等形式幫助結對村開展活動。明晰發展思路,拓寬致富渠道,謀發展、幫致富。哈爾濱市各包村部門和駐村乾部,結合村情實際,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幫助指導村黨組織研究經濟發展思路,確定優勢主導產業,積極引進資金項目,拓寬農民群眾致富渠道。市總工會有關領導深入到結對村賓縣經建鄉永利村,通過深入調研,結合廟嶺、賀家兩個自然屯距離縣城較近的地域優勢,決定幫助協調聯系投資,扶持村裡發展棚菜生產。延壽縣福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松華通過走訪座談,了解到村裡致富門路不多,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經過深入調查,針對福山村是大豆主產區的特點,利用聯系企業多的優勢,為福山村引進了1個大豆深加工榨油項目,可增加收入70萬元。市畜牧局領導在結對村通河縣富林鄉永勝村座談中得知,永勝村農戶對畜牧業養殖有很高的熱情,但由於受養殖技術、市場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約,養殖效益不突出的情況後,決定派技術人員指導解決黃牛品種改良問題,增加永勝村的黃牛養殖的科技含量,促進黃牛育肥,達到增殖增收的目的。截止目前,全市結對包村部門已幫助謀劃和落實發展項目1029項,落實扶貧資金582萬元,提供致富信息或幫助制定發展思路條數2420條。
理順群眾情緒,化解基層矛盾,促和諧、幫穩定。包村部門和駐村乾部,把維護農村穩定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積極做好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上來。對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關系不和諧的村,堅持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從思想上進行教育幫助,使他們顧全大局、增進團結、增強合力。巴彥縣堅持分類指導,注重覆蓋面,縣、鄉駐村乾部堅持全程指導幫助黨員參加活動,活動中注重幫助村黨組織及時發現和妥善解決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截止目前,駐村工作組共累計為農民化解土地糾紛、農村債務鏈等矛盾問題140起,在維護農村穩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關心群眾疾苦,解決實際問題,察民情、幫解難。包村部門和駐村乾部,積極深入村屯農戶,察民情、訪民意、解民難,真正想群眾之所想,幫群眾之所需,積極主動、盡心竭力地為所包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使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先進性教育的成效。市林業局在與通河縣大林子村對接中,了解到村裡通往黑魚泡的2000米道路,一到雨季泥濘不堪,人車難行時,決定投資10萬元幫助修好這條路,解決了105戶農戶出行難問題。市農委為結對村農民購買了有關致富信息、種植業技術及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書籍1500冊。市教育局為解決結對村巴彥縣紅光鄉建成村和豐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落後的問題,贈送桌椅100套,配備微機15臺,並計劃明年春天為兩所學校安裝暖氣,出資籌建一個物理實驗室。市文化局針對農民農閑時文化娛樂活動比較貧乏的實際,積極送文化下鄉,同巴彥縣文體局共同組織文藝演出隊,在紅光鄉建新村開展了一次為時兩天的文藝義演活動,給當地群眾帶來了精彩的文藝節目,活躍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市婦聯、建委、民政局、財政局、體育局、廣電局、中小企業局、計生委、審計局、房產局等部門為結對村的貧困群眾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和慰問金,並從各自職能出發積極幫助村黨組織研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目前,全市各級駐村工作組共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8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