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4日電 題:凝聚智慧力量共謀發展大計——政協黑龍江省委員會2005年工作回眸
2005,是省政協在服務大局中繼續開拓前進的一年。
緊緊圍繞第一要務展開議政,向省委報送了一批高質量的意見和建議,展示了政協的形象。200餘名委員提出千條制定和完善『十一五』規劃意見和建議,其中許多被采納到省委『十一五』規劃建議中;一年來,政協工作圍繞發展,履行職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話振興謀發展晚餐會』到『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言獻策,從全面加強社區建議案到建立保證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從為貧困地區和災區捐款到為治理松花江水污染出招,都有政協委員、政協工作人員的智慧和聲音,許多真知灼見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並得到采納;2005年黑龍江的發展上鐫刻下政協工作的堅實足跡。
參謀智囊——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十一五』規劃凝聚政協的智慧
2005年省政協工作緊緊圍繞促進發展這一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突出抓了四件大事。
協助省委省政府制定好『十一五』規劃,是2005年省政協履行職能、建言獻策的重點工作內容。
圍繞以科學發展觀謀劃全省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省政協有關方面和廣大政協委員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從7月初到10月中旬,先後組織召開了『十一五』規劃思路通報暨座談會、省政協九屆十三次常委會議、省政協常委學習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座談會。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理順分配關系』、『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等方面建言獻策,有近200名委員在會上發言或提供書面材料,提出意見和建議近千條,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建議,其中許多被采納到省委『十一五』規劃建議中。
社區是反映群眾情緒的晴雨表、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源、反映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窗口、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這是委員們深入調研、專題協商達成的共識。所形成的《關於全面加強我省社區建設的建議案》,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成為全省社區工作會議上的重要文件。
為『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貢獻智慧,是又一亮點。在專題座談會上,常委們建議規劃要重視前瞻性、綜合性、協調性和高起點,強調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統一、公共服務機構和部門工作同步,采用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模式、突出高科技產業發展,重視產業集群效應的擴張,充分利用所轄區域大中城市的優勢,帶動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和小城鎮的發展。學會用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方式推進走廊建設。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給予高度評價。
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探索新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科技創新、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建議,是省政協著眼於建立保證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為推進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問題進行的專題協商。在組織力量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召開常委專題座談會。會議通過主題報告和專題發言或書面材料,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引起省委省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年來,省政協還先後組織委員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沿邊口岸現代物流發展、發展民營中小企業、濕地自然保護、發展循環經濟等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一條條建議,一份份報告,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心系百姓——暢通社情民意,維護安定團結,為構建和諧社會凝心聚力
政為民所議,利為民所謀。
團結社會各界共渡難關。省政協發揮部分委員有一定技術專長和經濟實力的優勢,積極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實際問題。
扶貧幫困、捐資助學和援救災區活動,政協的工作實實在在為群眾排懮解難。省政協委員去年為貧困地區和災區捐款達600餘萬元。積極參加『三下鄉』活動,為群眾辦實事。利用走訪民族、宗教界人士,通過召開座談會、組織聯誼活動等,促進各黨派和人民團體之間更加相互尊重,各族各界群眾更加緊密團結。民族宗教的政策進一步落實,推動了落後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聚集區生活生產、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對落後的一些實際問題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省政協還認真處理基層群眾來信來訪,協助黨委和政府做好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
在視察和調研活動中,委員們廣泛接觸各方面人士,帶著問題與基層乾部群眾進行座談,並事先准備發言提綱,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許多委員根據視察的情況,就基層和群眾關心的一些重要問題,寫出信息、提案或大會發言稿,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提高大會提案和建議案的質量。一方面增強了委員自我教育、認清形勢,議大事、懂全局的服務意識,另一方面也幫助省委省政府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省政協先後組織委員到省禁毒中心、省女子監獄、省新建監獄和省公證處進行視察,聽取省公安廳等有關部門的情況介紹,有的委員還擔當了行風監督員參加行風評議活動,就嚴格執法、政務公開、行風建設等問題提出意見,不少委員被所見所聞的一些執法為民的好典型所感動,對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充滿希望。
一年來,共征集提案665件,立案592件,提案涵蓋了當前經濟與社會發展急需解決的各個熱點,通過組織提案辦理工作視察和開展調研,以及采取重點提案主席督辦、重要提案跟蹤回訪等形式推動辦理工作的落實,提案所提出問題得到解決、基本解決和列入計劃解決的達80.2%。加強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年共采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00多條。就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就業再就業、公共衛生體系等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議,維護了群眾利益。
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體污染後,省政協及時召開部分政協委員座談會,圍繞全面治理松花江、加速哈市第二水源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制定哈爾濱水資源利用法規等問題提出了很多建議,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實踐證明,增進團結,民主監督體現在政協視察、提案、信息和建議案等各項工作的過程中,體現在深入基層、廣泛聯系群眾和機關、團體面對面的真誠平等、溝通交流之中,這是積極推進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紮紮實實的工作。
牽線搭橋——為建設更加開放的黑龍江獻計出力
全國政協港澳委員『話振興謀發展晚餐會』,讓許多港澳委員認識了黑龍江,萌生了來黑龍江投資的願望,堅定了投資的信心。
省委主要領導評價這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是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大成果』,『省政協為宣傳黑龍江、振興黑龍江做了一件大好事』。
為建設更加開放的黑龍江獻計出力,委員們表現了高度熱忱。省政協會同香港大公報、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俄羅斯濱海邊區工商聯合會聯合舉辦了以『龍港俄合作與東北亞發展前景』為主題的『2005中俄區域合作論壇』。
會議所產生的《龍港俄自由貿易安排的戰略構想與初步實踐》、《中俄經貿合作戰略研究報告》、《中俄口岸城市發展戰略》三個重要成果,促進了龍港俄區域合作的落實和招商引資工作。
配合省政府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促進了一批合作項目的落實,香港委員投資的滑雪項目、臺灣客商的可降解餐盒項目、意大利商人的木材加工項目得到簽約和落實。由省政協倡導,遼、吉、黑和內蒙古三省一區政協聯合舉辦了『2005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經濟發展政協論壇』,為加強東北區域經濟合作和爭得國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支持起到了促進作用。
開拓創新—創造性地履行政協職能,提高水平
創新是政協工作的動力。
2005年,省政協把服務大局作為工作的靈魂,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履行政協的職能,不斷增強議政的前瞻性、協商的實效性、監督的自覺性。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機制等方面不斷探索,創造性地履行政協職能。
加強了對委員、地方政協主席和省政協機關乾部的培訓,進一步打牢了政協委員履行職能和機關乾部搞好服務的思想理論基礎,提高了綜合素質。以建設標准化優質服務機關為目標,通過明確行為規范、落實工作制度、加強崗位培訓等途徑,進一步提高了機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繼續推進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在認真執行已有制度規范的同時,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依據政協章程和全國政協的做法,完成了省政協全體會議工作規則、常務委員會會議工作規則、主席會議規則、秘書長會議規則、專門委員會通則、提案工作條例、委員視察辦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規定等規范性文件的起草修訂工作。
『雞去瑤池傳喜訊,犬來大地報春意』。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科學發展之年、推進振興之年、深化改革之年,也是促進和諧、有所作為、充滿希望之年。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黑龍江省政協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政協工作全局,著眼於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動員和組織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人士,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振奮精神,同心同德,清正廉潔,真抓實乾,為促進科學發展,創造我省『十一五』良好開局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