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5日電 今年的春節對於大多數人來也許說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對於姜巍卻有著特殊的含義,因為這是她離開小屋後度過的第一個新春佳節。逐漸成熟起來的姜巍,渴望著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
除夕之夜,負責照顧姜巍的李姨把姜巍從裡到外打扮一新。李姨親自上灶,把姜巍平日最愛吃的飯菜全部搬上了飯桌。李姨說這是姜巍第一次在她們家過年,也是她第一次離開媽媽過年,她希望姜巍能夠拋開一切煩惱,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後,姜巍與李姨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一向靦腆的姜巍走到李姨身邊,舉杯感謝這位雖無血緣卻給了她偉大母愛的『媽媽』,同時感謝李姨一家人三個多月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讓她時時刻刻感受著濃濃的家庭溫暖。
大年初一,記者接到了姜巍的拜年電話,她還向記者提出一個願望:『妹媛姐姐,我想到你家過年』。大年初二中午,記者將姜巍接到了家中。起初姜巍還有些拘束,但很快便活躍起來,興致勃勃地給大家朗誦了一首她自己創作的散文詩,還用啞語深情地演繹了一曲《感恩的心》。姜巍說,她從書上了解到,新春佳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舉家團圓的日子,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日子。和媽媽在小屋生活的15年裡,新年留在她記憶裡的只有窗外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和鄰居家陽臺上那盞紅紅的燈籠。除此之外,新年對她來說只是一個遙不可及、沒有意義的抽象名詞。2006年,是她走出小屋後度過的第一個春節,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喜氣的新年,更是一個萬象更新的人生新起點。
在記者家過年的兩天裡,姜巍很開心,屋子裡時常回蕩著她銀鈴般的笑聲。然而,在歡笑過後,她又時而眉頭緊鎖,心事重重。大家不注意時,姜巍還偷偷地抹了兩次眼淚。姜巍說,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愛,她感到很幸運,但又常常被一種莫名的孤獨感困擾著。在闔家歡樂的日子,媽媽一個人孤單地在醫院裡,她也沒有接到其他親人的問候和祝福,難道自己真的成了沒有親人的孩子。聽著姜巍一席話,記者深深地感到,17歲的姜巍真的已經長大了,在被社會關注的同時,她還需要來自家庭、來自親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