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搜 索
重視信息化在農民增收中的作用
2006-02-06 15:15: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案由:重視信息化在農民增收中的作用

  提案人:民盟黑龍江省委員會

  提案內容:

  世界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是繼材料和能源之後的第三資源,是支橕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農業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種社會經濟形態,是農業經濟發展到某一特定過程的概念描述。它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信息技術在農業上普遍而系統應用的過程。農業信息化又是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進而向信息農業演進的過程,表現為農業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機械化操作為基礎到以知識技術和信息控制裝備為基礎的轉變過程。從另外意義理解,農業信息化是指培養和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並使之促進農業發展、造福於社會的歷史過程。農業信息化在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農業信息化中主要的問題

  1、政府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上主導作用發揮不夠。從國外看,農業是受國家保護的弱質產業,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上發揮主導作用,主要是制訂規劃和政策、加強立法、增加投資。但從國內情況看,國家在這幾方面作用發揮不夠。盡管農業部農業信息網已開始運行,且內容日益豐富,部分省級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已開始起步,但地市級及縣級則較為落後,多是單機作業,有的微機型號還很落後,特別是縣級農口有的連工資發放都困難,更無暇顧及農業信息化建設。

  2、農業信息化體系尚不健全和信息服務不完善。從總體上看,各省、市、縣、鎮都在建站、購機、入網,行政上的條塊分割造成了網絡發展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農業信息化體系統一化與規范化水平低。同時,農業信息的收集、發布的格局雖初步形成,但是,農業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農業信息渠道的開通、農業信息市場的培育等發展緩慢,特別是農業信息服務市場、農產品設計(農業生物工程技術)市場、農業資金(籌集、調動、投入)市場、農產品加工市場、農產品存儲和運輸乃至包裝市場等,尚未開發或形成,農業信息化體系尚不健全。

  3、農業信息發布的渠道不暢,信息接收方式落後、單向、信息滯後及農民的信息意識薄弱。農村基層主要是靠開會、辦班、發資料、有線廣播、有線電視等方式傳播農業信息,顯然跟不上市場變化的要求。同時,農民被動地、單向地接受農村基層乾部和農業信息機構的信息傳播,對信息資源的利用缺乏積極性和風險性,造成農業信息的傳播效率不高。農業信息傳播的落後性、被動性、單向性必然造成農業信息的滯後,極易導致農業生產的大起大落,導致農產品過剩或短缺,引起價格波動,以致無法真正體現農產品的價值,影響農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4、農業信息網絡人纔缺乏。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需要一大批不僅精通網絡技術,而且熟悉農業經濟運行規律的專業人纔,能為農產品經銷商提供及時、准確的農產品信息,對網絡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場形勢、回復網絡用戶的電子郵件、解答疑問等。而由於對農業信息網絡人纔不夠重視,投入經費少,加上培訓機制的不完善,目前農業信息網絡人纔相當缺乏,使得農業信息專業庫的建設、更新速度緩慢。

  二、農業信息化發展與農民增收對策

  1、強化政府在農業與農業信息化中的職能作用和信息意識,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必須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工作,牢固樹立信息觀念,真正認識到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只有掌握信息,實現農業信息化,纔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2、加速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充實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建立農業專家決策支持系統。全國大部分省建立了農業信息中心,縣級農業信息中心正在逐步建立。應在此基礎上,建立基於網絡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傳播推廣實用技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

  3、推動農業信息化向縱深發展和提高農民信息意識。首先是基層組織的農業信息化。應大力發展廣播電視和通訊工程,尤其是加強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話線的鋪設以及自動程控交換機的建設,並且盡可能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其次是新型組織形式的農業信息化。目前,農業生產和流通領域出現的新型組織形式,如種植(或養殖)大戶、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村經紀人、專業協會、中介服務組織等,由於它們是適應農業市場的發展而產生的,因而他們對農業信息的傳播更具有積極的、直接的、高效率的號召力與影響力。

  4、進一步健全信息服務機構,加強信息服務隊伍建設。農村信息員隊伍是連接基層農業信息服務機構與廣大農民的橋梁和紐帶,加強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是解決信息服務『最後一公裡』問題的有效途徑。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可通過省、市、縣級逐級培訓、網上培訓等形式,對信息人員進行崗位培訓,也可以在全國大中專院校中吸納一批信息專業的畢業人纔,通過培訓達到會收集、會分析、會傳播信息的『三會』要求,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好、業務精、具有開拓精神的農業信息員隊伍。

  5、重視農業信息網絡人纔的培養和利用,充實農業信息網絡的內容,提高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水平。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必須重視信息網絡人纔的培養和使用。

責任編輯:楊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