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關於依法查處盜伐、盜運馬忠駿墓園林木的建議
提案人: 馬淑珠
提案內容:
馬忠駿墓園既是私家墓園,亦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馬忠駿逝世,1991年其妻去世,經市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均安葬於上世紀二十年代闢建的墓園生壙之內;2004年其子馬維慈去世,經省文物部門批准亦葬於墓園之中。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相關政策始然,墓園自然受其家屬關注,也受政府相關政策保護。
1952年,哈爾濱市建成機械廠始建,墓園被劃在廠區之內,由於當時及後來眾所周知的政治環境,馬忠駿本人及家族均不可能對墓園進行任何管護。文化大革命期間,墓園遭到浩劫自不待言,這期間,建成廠在墓園中砍伐樹木、修建廠房、堆煤料場……,使墓園縮小到原來的1/6,約兩萬餘平方米;樹木不足千株。改革開放以來,墓園受到社會各界關注;近年來,建成廠開始重視墓園保護工作,如修圍牆,從賓縣拉回被損壞的碑刻等。但實際上破壞仍時有發生,墓園仍處於無人管護的環境之中。
2004年5月中旬,墓園中百餘株百年松樹(有近年枯死的)被人私自砍伐,據廠內有關人員講:伐樹得到了廠內主管園林工作人員的同意。這不僅對墓園的歷史風貌造成嚴重破壞,也直接違反了《文物法》和《省文物保護條例》。其後,家屬多次找建成廠有關領導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均無結果。經有關人員傳給馬家的話說:要求伐木者是一個有社會背景的『王老太』,她還傳話說:若不讓拉走木頭以料抵工,那麼馬家得給她伐木的工錢。2005年4月4日,家屬去掃墓,再次與廠領導約見,希望廠裡能盡快妥善處理被盜伐的木材(爛掉可惜),並提出處理木材所得款項用於墓園維修(文物有屬地管理原則),家屬分文不取。幾個月後事情非但毫無進展,於今年7月,家屬得知百餘株被盜伐的林木竟大部分又被盜運出廠區。家屬再次與廠方聯系,廠方保衛部門和廠領導均表示不知情,幾次聯系均無果而返。只是在近幾日,在林木被盜伐一年半之後,木材被盜這五個多月之後,長裡纔口頭表示准備調查!
馬氏家族目前尚有若乾人健在,對此事的發生、發展過程,除不能理解,不好接受之外,均深感氣憤!這是對一個統戰家族的輕視和侵犯!也是對黨的統戰政策的挑戰!更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無視!建議省、市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對如上事件進行查處,並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