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電 在政協黑龍江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委員提案建議,要保護和開發利用哈爾濱文廟的文化價值。
【提案摘要】
哈爾濱文廟(現為省民族博物館館捨),始建於1926年,由政府和中外士募捐集資73萬餘銀幣修建。當年由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題寫碑記,是我國解放前最後建造的一座孔廟。而文廟的現狀卻令人失望,院內雜草叢生,展覽陳舊,古建築斷壁殘垣,觀眾寥寥無幾。這座雄偉壯觀的文化殿堂,已成為被人們遺忘的角落。
【記者調查】
據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站長劉雲纔介紹,1985年以後,文廟成為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每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幾十萬元,但是,這筆資金對於修繕文廟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國家撥款只能用在修補壞漏最嚴重的地方,而要把整個文廟徹底修繕一翻大約需要1400萬元。看著這珍貴的文廟一天天『衰老』,市文物管理部門的焦慮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委員建議】
民進黑龍江省委認為,文廟的保護和利用必須引起領導重視,擴大宣傳,開創保護和開發文廟的新局面,舉辦孔子誕辰紀念文化活動。應盡快成立『哈爾濱文廟研究會』,對文廟歷史進行搶救性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在省政府領導下,大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捐資籌建哈爾濱文廟碑林,改變文廟『斷壁殘垣』的現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