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搜 索
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注重玉米加工產業的開發
2006-02-07 10:31:3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案由: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中應注重玉米加工產業鏈條的開發

  提案人:東北農業大學鄭秋?

  提案內容: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已從口糧地位降為工業用糧和飼料用糧。尤其我省作為我國玉米第三大主產區,是距離主銷區最遠的一個省份,運至南方主銷區的運費高於山東、吉林主產區,處於市場劣勢。所以應就地發展玉米工業,將我省優勢重組發展新興產業,減少國內外市場變化對我省玉米生產的衝擊,既可增加農民收入又可拉動全省經濟增長。哈大齊工業走廊及周邊地區每年產玉米500萬噸,佔全省的l/2,是玉米優勢產區,該地區又是石化區域及畜牧業發展規模較大區域,具備國內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玉米加工產業鏈條式集群發展的得天獨厚優勢。為此,建議集中發展下述三條產業鏈:

  一是在大慶、齊齊哈爾兩地分別建設一座年產30萬噸燃料酒精工廠,發展玉米淀粉—燃料酒精—飼料產業鏈。隨著國內外原油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以及發酵酒精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十年我國玉米燃料酒精市場將出現實質性變化,很可能以超出目前市場預劃的速度迅速增長。而且酒精工業屬於微利行業(噸酒精利潤約130元左右),只有在原料產區和汽油產地建成,纔能增大利潤空間。所以我省要抓住機遇,在入慶、齊齊哈爾兩地人規模發展燃料酒精及其汽油醇生產,成本優勢將帶米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一般平均3.3噸玉米生產1噸酒精,這樣兩地生產60萬噸燃料酒精每年可消耗玉米約200萬噸,並可帶來41.5萬噸蛋白飼料、57萬噸二氧化碳、3.6萬噸玉米油等副產品,利於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再加上現在該地區已生產的30萬噸酒精,全年可消耗玉米300萬噸,可創產值36億元,拉動經濟效果顯著。

  二是在大慶地區建設一個年產4萬噸L-乳酸生產工廠,發展玉米淀粉—L—乳酸—飼料產業鏈。以L-乳酸為基本原料,生產可降解、可吸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及機械性能的聚乳酸(PLA)塑料已引起世人關注。目前世界年需求量500萬噸左右,而生產能力僅為50萬噸左右,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巨人。大慶現有化工產業具有相當強的技術、設備及人纔優勢,為發展該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我省哈大齊工業走廊區域內發酵工業基礎較好,但由於市場機制許多工廠處於轉項或停產狀態,閑置許多發酵設備,一旦L-乳酸生產形成規模,便可盤活許多設備和工廠。一般每生產1噸乳酸可消耗玉米2.5噸,一座年產4萬噸L-乳酸工廠可消耗10萬噸玉米,實現產值11.2億元,這對當地經濟有較強拉動作用。

  三是在齊齊哈爾市附近建一座年產10萬噸賴氨酸廠,發展玉米—淀粉—賴氨酸—飼料產業鏈。近十多年全世界賴氨酸生產規模和產量不斷擴大,1993年全球賴氨酸產量為20萬噸,2004年為70萬噸左右,己成為僅次於谷氨酸的全球產量第二大的氨基酸品種,預訓今後其市場需求還將以較大幅度增長,由於飼料添加劑和醫藥市場輸液用賴氨酸的市場需求急速增長,我國賴氨酸生產也有了飛速發展,目前已達20萬噸。盡管如此,2003年我國賴氨酸進口量達141789噸,出口量為7000噸,貿易逆差為7689噸。由於賴氨酸生產屬於高耗能項目,長遠看我國一些發達省份特別是一些大型城市不適合發展,這也正好給了齊齊哈爾市發展賴氨酸一個廣闊空間。生產10萬噸賴氨酸需要50萬噸玉米,而發酵生產賴氨酸後剩下的40萬噸玉米廢渣,經過濃縮加工處理後,可以作為奶牛飼料。這樣可以在齊市區域配套建設幾個規模較大飼料加工企業,其飼料產品可以就地生產、銷售,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

  這樣產業鏈條式的規模化發展,不僅經濟效益明顯,而且也符合省委、省政府關於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總體規劃。

責任編輯:楊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