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突出重點 創新思路 黑龍江省科學謀劃『十一五』開局
2006-02-08 08:43: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7日電(記者 高長利) 2006年是我省『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黑龍江省科學謀劃,突出重點,創新思路,全面部署,確保『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張左己省長在省人大十屆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06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1.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0%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0%。在工作安排上,重點向建設新農村傾斜,向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傾斜,向擴大投資和消費傾斜,向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傾斜,向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傾斜,向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人民生活傾斜。

  強化『三農』工作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報告中重點指出,2006年我省將深入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積極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種植業標准化達到1.2億畝。調整糧食品種和品質結構,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積極打造寒地黑土品牌,鞏固和提高綠色食品大省地位。繼續推進糧收『主輔換位』;大力實施奶業振興和肉牛發展計劃,加快建設濱州沿線奶牛帶、中部農區生豬帶和東部肉牛產業帶,規模化養殖業比重達到65.0%。大力扶持和發展飼料加工業,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兩江一湖』乾流沿岸大型灌區工程,把三江平原建成全國優質高產高效水稻基地。

  2006年,我省將加大對農村公共事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的覆蓋范圍。繼續實施抓兩頭帶中間戰略,支持強縣加快發展,確保十弱縣今年實現脫困目標,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搞好『三項改革』,完善『四項制度』。積極化解鄉村債務,建立健全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長效機制。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工業結構優化昇級

  2006年,黑龍江將繼續推進『六大』產業基地建設。預計六大產業基地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0億元,可實現銷售收入4800億元。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重點抓好『一重』集團主體改造、東北輕合金超大規格鋁板帶材等項目,提高裝備制造業的實力和競爭力;做大做強石化產業,實施以化補油、以氣補油戰略,發展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切實加強能源基礎產業,科學開發利用資源;全面推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盡快形成煤轉電、煤轉氣、煤轉油、煤轉化和綜合開發的產業格局。著力發展現代醫藥產業,繼續推進『北藥』開發;努力振興食品工業,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發展森林工業,推進林業管理體制改革,調整林業結構,積極發展林漿紙一體化和木材深加工。

  此外,我省在今年還要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加大招商力度,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其15個啟動區基礎設施和190個項目建設,力爭新增增加值150億元。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張左己省長還在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省要以旅游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努力擴大第三產業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壯大旅游支柱產業,加強民族風情旅游、紅色旅游、產業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的開發。圍繞『中國俄羅斯年』等活動,積極做好宣傳推介工作,擴大出入境旅游市場。

  2006年,我省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和引進物流龍頭企業,重點推進哈爾濱、大慶等10個物流園區和15個專業物流中心建設。努力構建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同時,我省還將努力擴大消費需求,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搞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1500家農家店。

  此外,我省今年還將繼持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努力做好財稅金融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力支持;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完善體制保障;實施互利共贏戰略,繼持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