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付華廷:不搞社會主義新農村會拖現代化建設後腿
2006-02-08 06:12: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8日電 『再上一條50萬噸玉米深加工生產線,5年內村裡收入要達到40億元,是現在的6倍;給全村人都上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將村辦企業做大做強,向全國先進鄉鎮企業看齊』。省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音河鎮興十四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在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興奮地表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農民祖祖輩輩盼望的大事,人大會後他要為村裡做上述三件大事。

  付華廷說,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破解三農難題的重中之重,其關鍵是要讓農民得到實惠。目前,城鄉差別、南北差別越來越大,不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會拖現代化建設後腿。

  半個世紀前,付華廷的父輩們從山東臨沂遷移到甘南縣音河鎮的興十四村。當時村裡全部資產只有一面小紅旗和一塊寫著『興十四村』的木頭牌子。1972年,只有23歲的付華廷被村民推選為興十四村黨支部書記。上任第一天,他就向父老鄉親立下誓言,一定要帶領大家走上脫貧致富的好日子。當時全村的固定資產只有8000元。而35年後的今天,他帶領大家幾十年如一日,艱苦創業,在野草連天的北大荒,闖出了一條科工貿多元推進的農村經濟產業化之路,破解了『三農』難題,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把一個交通閉塞、資源匱乏、氣候惡劣的東北偏僻荒村,建設成為擁有33家村辦企業、擁有10億元資產,農民人均年收入1.36萬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如今,全村195戶村民中80%都住進了造價30萬元的花園別墅,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達100%。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可領到村裡免費供給的200斤大米,100斤白面,另外每月還享受80元的生活補貼。村裡的孩子從入托到上高中,全部費用村裡包了。

  2005年,興十四村實現收入6.5億元,利稅上繳3700萬元,玉米深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

  付華廷說,不帶領群眾共同富裕,就沒有和諧社會。多年來,興十四村正是本著『不讓一戶受窮,不讓一人掉隊』的發展宗旨,對少數人口多勞動力少,老少弱戶,除給予經濟補償外,還采取強戶包弱戶的辦法,使困難戶盡快脫貧致富。在全村人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如今的興十四村人生活富足,乾群、鄰裡關系融洽,尊老愛幼蔚然成風。

  ?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