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案摘要】
伊瑪堪作品充滿了濃郁的原始漁獵文化特色,是黑龍江少數民族中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口頭文學,其代表作有《希爾達魯莫日根》、《滿斗莫日根》、《秀叟莫日根》、《馬爾托莫日根》等,曾先後榮獲國家優秀圖書提名獎和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銀獎。如今,伊瑪堪正處在瀕危狀態,上個世紀50年代有伊瑪堪歌手10多名,如今只剩下傅文祥、尤翠玉、吳明新等幾位老人還會唱幾段,伊瑪堪傳承已瀕臨消亡。
【記者調查】
從事近20年伊瑪堪研究工作的、黑龍江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陳恕說,伊瑪堪是一種邊說邊唱、口耳相授的說唱文學,它凝結了世世代代赫哲人的心血,是赫哲族文化的精華。它的內容包含了赫哲族古老的英雄故事、部落戰爭等民間傳說,也有反映少數民族百姓漁獵生活和現代生活的即興創作。它是赫哲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文學,價值不可估量。首先,它完好地保持了赫哲族語言;其次,它反映並記錄了赫哲族歷史,填補了這個民族無文字記載歷史的空白;另外,它反映了這個民族的民族風情,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被稱為『記錄赫哲族無字的百科全書』。
如今,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赫哲人不再以漁獵為生,許多特有的民俗也漸漸消失。只有在赫哲族傳統節日『烏日貢』的時候,他們纔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飾。而隨著語言、風俗、信仰的漸漸遠去和消失,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在悄悄地消失。那些最能體現赫哲族特色的傳統習俗和魚皮服飾現在只能在博物館中尋到蹤跡了。
我省的民族工作者及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已開始為保存赫哲族語言奔走和努力。他們自費到赫哲人居住地考察,記錄赫哲老人的語言並為其錄音,但受經費等條件制約,他們所做的工作只是杯水車薪。
【委員建議】
黃任遠委員建議,應該組織專家確認已經搜集到的作品,把已有的錄像、錄音、出版物、資料本建檔,舉辦伊瑪堪學習班、演唱會,出版伊瑪堪錄音CD光盤,出版用音標標音,直譯、意譯的伊瑪堪全本,召開有關伊瑪堪研究的學術研討會。還要做好具體的保障措施,大力宣傳伊瑪堪,做好搶救、保護、傳承、開發工作,開發伊瑪堪文化,創建經濟效益,多方籌集保護經費,讓伊瑪堪的星星之火得以保留。
□ 見習記者 吳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