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8日電 絢麗的燈光夜景給哈爾濱市美麗的夜色平添了幾分嫵媚和妖嬈。但是,近年來各種夜燈的丟失情況日益嚴重,政府和企業投巨資建設的『亮化工程』正在遭到破壞。在政協黑龍江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馮洪濱提交了題為《用法律和技術手段遏制偷盜夜燈》的提案。
【提案摘要】
哈爾濱市之所以不斷發生燈光設施被盜案件,與哈市各種廢品收購站點過多有關,因為大多數燈光設施被銷往了廢品收購站。雖然政府明令禁止廢品收購站回收照明燈具、電纜、井蓋、不鏽鋼護欄等市政設施,但收效甚微。形形色色的廢品收購站變成了盜賊銷髒的幫凶,成為犯罪嫌疑人消滅犯罪證據的主渠道。
【記者調查】
據哈爾濱市路燈管理處張處長介紹,近幾年,哈市每年的路燈設施正常維修養護費都在500萬元左右,因人為破壞而進行維修的費用高達50萬元。路燈設施被破壞最嚴重的地方主要是城鄉結合處。機場路和松北大道上的電力設施及路燈變壓器曾被全部偷光。果戈裡大街的地燈也曾經先後被多次砸碎和偷走。一些公園綠地、主要街道兩側保護建築物周圍的射燈經常被偷走或打碎,埋在地下的地燈燈蓋被偷走,裡面的燈管被盜或損毀,電纜被偷走。
【委員建議】
城市管理部門應當走出『重建設、輕管理』的弊端,通過立法來嚴格規范廢品收購站的管理。參照上海經驗,對收購市政設施的廢品收購站實行授權制,使大多數站點沒有收購特定金屬器具的權利,借以縮小公安部門監控面積。對哈市各廢品收購站實施監控,要求廢品收購從業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獎勵舉報人員,依法懲處觸犯法律的廢品收購站;對燈具的安裝支架和螺栓要特購加強型,加裝雙螺帽對向擰緊並焊接,增強燈具的防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