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關於加強飲食業衛生安全管理的建議
提案人:九三省委
提案內容: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目前,對於不少中國家庭來說,吃燒烤、下飯店,已經不再只是為了請客吃飯,更多的是為了把自己從鍋臺碗櫃旁解放出來,去享受美食和服務帶來的樂趣。然而,飲食業的衛生安全實在令人擔懮。
一、存在問題
1.路邊燒烤、馬路餐桌、夜市小吃、學校、機關、醫院門口的午間售飯車等,既嚴重污染了環境衛生,又被環境污染物所污染:既有礙市容,又影響交通。
2.食品原材料不安全。如:非法屠宰點加工的注水肉,來源不明的畜禽肉,激素類、抗生素類獸藥殘留嚴重超標的畜禽制品,加防腐劑的水發產品,催熟劑和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的蔬菜瓜果等等。
3.各種摻假偽劣食品層出不窮。如:染色加工的各式主食、蝦米、海帶、黃魚、茶葉,添加吊白塊的面粉饅頭,霉變米做的米粉,用地溝油制作的油炸食品,工業酒精兌制假酒等等。
4.餐具洗刷、消毒不合格。如:許多中小型飯店杯、盤、碗、刀叉洗刷不潔,油漬、污漬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將使用過的餐具用沾了工業洗潔精的抹布擦一擦,再用乾抹布抹一抹,就又拿去使用。幾乎所有的中小型飯店對餐具都不實行有效的消毒,使飲食業的食品衛生安全失去了必要的保證。
二、嚴重後果
據統計,近年來各種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昇,每年用於食源性疾病的醫療花費逐年上揚,嚴重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再生產,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目前,我國有乙型肝炎病人約2300萬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人數約1.3億。餐飲器具不消毒必將促使類似乙肝這種消化道傳染病的肆虐傳播。
各種露天餐飲疏於衛生管理,成為導致食物中毒暴發的潛在根源。長期食用摻假偽劣食品,亦導致各種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在人體內的蓄積作用明顯增加。
三、主要原因
1.我國從今年年初開始,對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重新作了部署。國家實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分工後,有些管理部門未能明確職責,未能盡快進入管理角色,在中小型餐飲業范圍內形成管理盲區。或有些管理部門執法不嚴,不能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和有關食品安全標准的法規,以及市場准入制度、國家質量標准等進行監督管理。
2.長期以來,環境的變化加上農牧業、養殖業片面追求高產量,經常大量使用化肥、高毒農藥、催熟劑、各種獸藥、垃圾污水等,造成農牧產品品質下降。
3.有些人受經濟利益驅使,把制假售假作為快速『致富』的手段,而現行有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完善,對制假售假行為的處罰較輕,致使摻假摻偽劣質食品屢禁不止,制假售假行為屢禁不止。
4.群眾缺乏科學衛生常識,食品安全防范意識不強。
四、加強飲食業衛生安全管理的幾點建議
1.加快食品安全法立法步伐。目前,國家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應加快對食品質量標准、市場准入、經濟處罰、責任追究、廣告宣傳等多方面的綜合立法步伐,完善保證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加大打擊制假售假的力度,使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有法可依。
2.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大事,食品安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建議相關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對食品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視,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大事來抓。要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法,對各種違法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3.加大社會監督力度,動員全社會力量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監督,鼓勵舉報。發揮新聞監督作用,形成人人都是監督員的社會氛圍。
4.加強全民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多種媒介方式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倡科學飲食、安全飲食,幫助廣大群眾培養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增強廣大消費者的自我防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