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搜 索
政協委員建議加快建立全省經濟交易預警機制
2006-02-08 10:07: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案由:加快建立全省經濟交易預警機制的建議

  提案人: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

  提案內容:

  近年來,我省基礎設施硬件環境不斷改善,服務的軟環境也在提昇,投資環境越來越好,吸引投資能力越來越強。然而,我省經濟在以較快的速度發展的同時,經濟交易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言而無信、店大欺客情況在經濟效益較好、網上公示的所謂的納稅先進企業同樣存在。

  如何制止渾水摸魚企業擾亂經濟秩序,預防損害我省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例如,某公司是在省工商局注冊的合資企業,在網上也做過廣告宣傳,但由於其是租用經營場所,一夜之間人走樓空,拖欠貨款自然無處尋找。由此看出,誠信在經濟交易中的地位十分脆弱。

  據中國企業家聯合會披露,全國各種所有制企業為不誠信所付出的代價,每年達5855億元!這個巨額的代價包括,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合同欺詐造成的直接損失55億元,三角債和現金交易增加的費用約2000億元,產品質量低劣和制假售假的各種損失2000億元。可見誠信的缺失,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不同程度的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盛,市無信不興。當前一些企業的確毫無信用可言,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不但使經濟交易成本增高,效率降低,直接的經濟效益受損。而且,會嚴重擾亂市場交易安全和經濟秩序,造成哈爾濱市場綜合競爭能力下降,進而影響黑龍江省的聲譽和投資環境。加快我省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交易信譽預警機制是提昇經濟環境建設的重要環節。具體建議如下:

  1、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公平是契約社會中最重要的准則之一,政府應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近年來國家工商管理局將『實施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措施』。對於守信企業出示『綠牌』,予以重點扶持,年檢免於日常檢查;對存在一定信用問題的企業出示『藍牌』,予以警示;對於失信企業出示『黃牌』,將其作為重點監控對象,加強日常檢查,實施案後回查,辦理登記和年檢時重點審查,同時公開違法記錄;對於嚴重失信企業出示『黑牌』發布吊銷公告公開其違法記錄。國家稅務總局同樣發布《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設置A、B、C、D四級。但在我省工商、稅務、技術監督等政府各職能部門,還未真正形成行業上下『聯動』,部門之間『互動』的面向公眾誠信平臺,希望政府部門能真正擔負起促進我省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職能。

  2、完善司法審判體系,發揮司法審判服務經濟的功能。如果說當事人在經濟交往中接受司法審判程序。那麼,它也會接受審判結果。據報道,2003年哈市民商審判案件65251件,其中有大量案件涉及經濟合同糾紛,如果能將不涉及國家機密、隱私的經濟案件在法院網站上簡要公示,就能夠讓本地、外地企業在經濟交往知道彼此之間消除芥蒂、高效溝通,同時審判結果也起到經濟交往中預警效果。

  3、充分發揮中介機構服務作用。交易信息不對稱是制約交易,造成合同履約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看,信息傳遞的不對稱性有幾方面原因:

  1)信息利用有效性較差。例如:產品質量監督、稅務等部門定期公告行業監督抽查狀況,應該說透明的,但由於是向不特定企業發布,企業平時未留意收集。

  2)信息利用效率低。一個系統內的信息因未匯集到一個有效的接收平臺上,造成信息的孤島效應。例如:要查詢某企業的工商注冊地,可能要跑區、市、省工商部門,比較麻煩。

  3)信息資源浪費。許多職能部門的有效信息未被采集。例如,企業的銀行資信狀況、注冊資金狀況、產品認證情況、經濟糾紛司法處理備案等。

  改變信息傳遞不對稱的局面,除了需要構件一個信息共享平臺外,還應該通過信息平臺進行整合信息資源,形成信息的連鎖機制。建議企業聯合會、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能夠采集企業基本信息和以往經濟交易紀錄,為交易者提供查詢服務,讓經濟活動主體彼此有所了解,以此降低並化解交易風險。

  4、既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又要加強企業自律。我們強調制度建設,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機制約束,加大對失信懲罰的力度,對典型案件予以曝光,讓違法者無地自容的同時,更要加強誠實經營的法制教育,注意經營者道德建設,強化市場主體的信用觀念和信用意識,通過輿論導向、群眾監督等形式,引導、鼓勵企業守法經營,誠實勞動,以形成誠信經營的共同價值觀。應象當年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那樣,建立行業誠信聯盟,讓范圍內的所有成員均等的享受權利,使防患於未然的古訓起作用。

  5、建立個人信用等級制。西方誠信是建立在契約基礎的信用,而我國的誠信是建立在以人格為特征基礎上的信用。因此,我們還應在制度建設上完善誠信體系。我省能否先期建立法人代表、職業經理人的信譽跟蹤機制,將個人信譽與開辦公司信譽掛鉤,其身份證號與養老保險證號、醫療保險證號掛鉤,一旦有違法行為,將受到道德譴責、經濟制裁和法律懲處。在此之下,讓經營者思考行為的後果,開始按照嶄新的原則行事。經營者不會因為學會了自我約束而遭受經濟上的損失。相反,在道德增值的同時,將得到更加可觀的物質回報,並能更加積極投入到符合商業規律的競爭中。

  

責任編輯:楊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