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搜 索
加快農業標准化進程促進我省農業發展
2006-02-08 10:23: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案由:關於加快農業標准化進程促進我省農業可持續快速發展的建議

  提案人:九三省委參政議政部

  提案內容:

  隨著農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外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我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村經濟總量和農副產品總量均居全國前列。如何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從源頭上把住農產品(食品)質量關,進一步適應農業國際化進程的要求,已成為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因此,應加快農業標准化進程,采用標准化生產方式組織生產、加工、銷售,提高我省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一步推進我省農業可持續快速發展。

  一、我省農業標准化存在的問題和差距

  (一)農業標准經意識滯後。有關部門和從事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的人員工對加快實施農業標准化的意義和作用缺乏高度認識,對農業標准經知識掌握甚少;對農產品(食品)如何防止污染,確保質量安全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

  二)標准不全、質量不高,農業標准化工作貫徹實施力度不夠。我省的農業標准化與國內先進地區及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現有的農業標准和系列標准少、質量不高,農產品加工、流通的標准則更少,還沒有形成由土地到餐桌全過程標准經監管體系。

  (三)農業標准化管理工作機構設置與實際工作要求不適應。目前,我省各有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尚無專門機構負責農業標准化工作(職能分散的在各業務處室)形不成推廣農業標准經的工作合力。區、縣(市)由各級農技推廣站兼管或代管,由於農技人纔缺乏、隊伍不穩定,在客觀上導致了『代而不管』的問題出現,沒有達到種植或養殖大戶有懂農業標准化的人來指導各養植(殖)。

  (四)農業標准經工作資金嚴重匱乏,檢測設備種類短缺。省本級財政每個年度對農業項目有億元投入,但對農業標准化工作資金投入極少,這與國內的山東、河南、廣東等先進地區形成很大反差。我省在農產品從土地法到餐桌的全程監測方面,即種植、養殖及流通、創貯過程的檢驗、檢測剛剛起步,針對銷售前這一環節的檢驗幾乎是空白。我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農林(副)產品檢驗站,目前只能承擔食品的一般檢測,由於資金、設備等原因,尚不完全具備開展對有毒有害物質及重金屬含量的定量檢測、成分分析等能力。同時,由於國家實施食品市場准入制度,二十八類食品的檢驗工作量很大,代表第三方的監督檢驗也急需檢驗設備配置的資金投入,以適應和保證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需要。

  (五)農業標准經體系建設滯後、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已經發布農業國家標准近2000項、農業行業標准近4000項、農業地方標准近6000項。其中,涉及農產品、食品標准2100餘項(國家標准1032項、行業標准1125項)。黑龍江省農業標准生產操作堆積近百項,企業標准由於管理混亂登記案數甚少。按照國際標准化體系的准則,必須有法令(法規)、標准、合格評定程序三個層次組成,而我省目前只有技術無效分莫,沒有標准經管理的地方性法規,不能依法管理。同時,合格評定程序也存在不足。

  (六)檢驗檢測體系不夠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目前市場上生產銷售的農產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由於對農產品質量進行檢驗檢測、對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藥、抗生素、添加劑等腰三角形)進行檢測、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監測網絡存在著嚴重的缺失和不健全,必然導致農產品質量的嚴重下降。近年市場抽檢表明,農藥超標現象十分嚴重,由於缺乏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致使對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接近失控。

  二、加快農業標准化進程的幾點建議農業標准化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做好這項工作必須依靠政府的正確引導、經專門機構和農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廣大農業勞動者的積極參與。建議如下:

  (一)力□強農業標准化工作的社會宣傳,大力普及農業標准化知識。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和科技講座、現場會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農業標准化、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倡導用管理工業的理念來管理農業,使大家拋棄傳統落後的小農經濟觀念和種養習慣,使科學的種養植(殖)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和建立農業標准經示范園區,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乾。要使決策層的領導和從事農業管理的人員以及種植戶、養殖戶都了解農業標准化的知識,做到有懂農業標准化的『明白人』來指導或從事農業生產,力爭在短時間內使農業標准化知識得到進一步推廣普及。

  (二)進一步力□快農業標准體系的建議,提高農業標准質量水平。一要統籌規劃,組織制定和完善包括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在內的企業標准體系,實行分類指導、分級負責,盡快落實制訂標准的單位。二要適時修改標准。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要高度重視農業標准的完整性、適時性,對過時的農業標准要及時淘汰、修訂。我省可采用定期修改的方式,但是考慮到目前國際市場准入、國內市場准出要求和我省實際情況,可以暫定為三年一個周期,以後可以逐漸調整為五年。三要設立農業標准化工作專項資金。標准化是一項社會性、基礎性的管理服務工作,政府應列入財政預算,每年拿出相當的資金來支橕,並由政府出面組織實施。資金主要用於開展技術標准制度、諮詢服務、培訓各級農業標准化工作人員、開展標准化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等。

  (三)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一要完善農業監測體系。在繼續完善現有監測體系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全省糧油、果蔬、畜禽、水產品、林產品、蜂產品成木等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農藥殘留量監測。二要切實改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手段。重點研究運用快速檢驗方法和快速檢測手段,以適應現場快速檢測的需要。三要加強對農業標准監測工作的管理,加強對檢驗、監測機構的監督。建立自律機制,提高檢驗、監測人員素質,保證檢驗、監測工作質量。

  (四)力□強標准化工作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項目。要盡快加強農業標准經工作機構、充實專門人員,積極引進適應我省農業標准化工作需要高素質人纔。要注意整合人力、財力資源,協調好工商、食品、衛生、質監等部門市場監管力量,把農業標准化工作隊伍統一起來形成拳頭。要重視發揮協會等中介機構的作用,積極引導組建我省農業優勢特色的產業的行業協會。

  (五)加強農業標准化的地方立法工作,加大現行農業標准貫徹實施與監督力度。要盡快出臺全省農業標准化實施方案,抓緊制定我省農業標准化工作的地方法令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使我省農業標准化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序推進。

責任編輯:楊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