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翟玉和:不能讓孝道受到『風蝕』
2006-02-08 17:06:26 來源: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8日電(記者高長利)『現在「小人」是老人,老人是傭人。』『能乾,俺是兒女的勞力,不能乾,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贅。』這些在農村中流行聽起來令人心酸的『語錄』被代表帶到了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翟玉和高聲疾呼:『百善孝為先』,不能讓孝道受到『風蝕』。

  翟玉和是雞西市一家民營企業的老總,這個農民出身的企業家近年來一直關注農村養老問題。2005年11月起,他個人出資10萬元,組織了三個新聞調查小組歷時50天行程達5.2萬公裡對我國除臺灣以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的46個縣(市、區)72個村的10401名60歲以上與子女分居老人的養老現狀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結果觸目驚心:三餐不保的佔5% ;年節飲食與平日無差別的達16%;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服;69%無替換衣服;小病吃不起藥的佔67%;大病住不起醫院的高達86%;人均年收入(含糧、菜)650元;農活85%自己乾,家務活97%自己做;22%的老人以看電視或聊天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與之相對襯的是,這些老人的兒女其生活水平至少高於父母幾倍乃至更多。

  翟玉和認為,在中國特別是農村,孝道的淡化與缺失造成了農村老人生活上的諸多難題。他仔細分析了原因: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金錢關系對親情造成無情衝擊;基層農村組織在中青年農民不孝的問題上放任和不作為;與物質文明發展的強勁勢頭比,對傳統道德的宣傳和倡導明顯滯後。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翟玉和說,孤立的看,孝道是親情間的感情傳遞,展現的是家庭的和睦。而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孝道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劑良藥。

  他認為,一個重小輕老不講秩序的家庭要給社會添亂,不孝導致單親家庭的增多和犯罪率居高不下,孝道的淡化是滋生腐敗的一個重要溫床。這些都與構建和諧社會不相適應。

  翟玉和代表建議,黨和政府應高度重視傳統道德和孝道教育,在農村像抓計劃生育那樣抓孝心培養,形成一種濃厚的社會氛圍。這是解決農民老有所養問題成本最低,最可行的辦法,而且無需政府投入,只要黨和政府大力倡導就可以達到增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的德政工程。

  他建議對現有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做適當修訂,加大宣傳力度,以法律手段強制性規范和約束公民的孝道行為。孝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國家相關部門在編寫教材時適量增加尊老愛幼方面的內容。輿論和文學、藝術等界要加大對孝道方面的選材和形象的塑造。各地應定期評選出『十大孝子』,對孝子給予不低於同級勞模的待遇。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特別是婦女組織的建設,借鑒個別農村組建民間議事機構的做法,選若乾德高望重的長者組成『村老會』,專門協調、裁斷、處理因孝道問題引發的家庭糾紛。加快農村托老機構的建設,探索農村的社會化養老之路,加快農民養老社會化統籌的探討和試點。

  附:農村關於養老的『語錄』選摘

  1、現在『小人』是老人,老人是傭人。

  2、能乾,俺是兒女的勞力,不能乾,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贅。

  3、這年頭,有了兒子咱就成了兒子,有了孫子咱就變成了孫子了。

  4、人老了,最靠不住的就是兒女呀,歹心的兒女都趕不上好心的鄰居。

  5、我養你們18年,你們養我8年還不行嗎?

  6、這年頭是咋地了?天沒天道,人沒人道。

  7、能動一天就得乾,不能乾躺下就等死。

  8、窮的富不得,一富就了不得。這兒女有了錢就沒了心,除了錢就誰也不認了。

  9、這把老骨頭靠誰養,靠自已,靠老天哪!

  10、我養兒女是本分,是應該,人家養我是麻煩,是負擔。

  11、人可別老啊,老了難過呀!

  12、孝,是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做給一輩看啊,沒啥大道理,全憑良心。

  13、倆老的年輕時能養一幫小的,一幫小的長大後卻不願養倆老的。這人哪,還真趕不上獸啊。

  14、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呢,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

  15、現在,除了錢,啥也不值錢了。

  16、老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現在的人自已都當爺爺了,還是不知父母恩。

  17、孝心,孝心,盡孝要憑心。現在的人心壞了,沒心了。

  18、城裡的老人為長壽忙,農村的老人為肚子忙。都是人啊,我們的命咋就這麼苦呢?

  19、過去我們常說:小孩享受的日子在後頭呢。現在兒女們卻說:小孩成長的時候需要營養,你們老胳膊老腿的,扛勁。

  20、老人就是大醬盤子,兒女們都來蘸,醬蘸完了,盤子也就扔了。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