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協 |
東北網2月8日電(記者 印蕾)『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建設鄉鎮文化站』。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強化『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省政員、黑龍江工程學院測繪研究所所長王延亮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媒體的作用十分重要。為此,有必要開通農村電視頻道,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
近幾年,我省農業發展較快,農民收入連年增長。可是我省農民獲取精神食糧和信息的主要渠道——電視,卻沒有和農業同步發展。這和農業在我省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農民人口所佔全省總人口的比例、農民對生產和生活信息的需求而言,都不相稱。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目前全國有5個專門的農業電視頻道,包括中央電視臺的少兒?軍事?農業頻道,省級電視臺中的吉林電視臺鄉村頻道、山東電視臺農村科普頻道、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城市級電視臺中的山東臨沂電視臺農村科普頻道。其中,中央電視臺第七套農業頻道設立了《每日農經》、《聚焦三農》、《科技苑》、《致富經》、《鄉村大世界》等11個欄目。通過收看、比較研究,王延亮委員認為幾個專門的農業電視頻道並不太適合我省的實際情況。比如,央視第七套和外省節目只能通過有線電視接收,我省農村不能接受有線電視的農村無法收看;第二,黑龍江地處東北,農時、農作物品種、農產品、耕作方式和關內各省差異較大,所以除吉林電視臺鄉村頻道外,其他臺的農業技術、農用物資、農產品市場信息對我省農民意義不大。所以他建議龍江應該開通自己的農村頻道。農村頻道應突出服務、公益、娛樂等特點,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提供各種信息。
王延亮委員還為農村頻道播出的欄目做了一些設計,他認為下列欄目適合在農村電視頻道中播出:政策法規類欄目,播出和農民有關的中央和地方政策法規,有利於保護農民利益;農業科技類欄目,按農時播出作物品種、田間管理、防災減災、農產品加工等信息;現場點播類欄目,安排農業專家諮詢,農民可以通過電話向專家諮詢專業問題;農資導購類欄目,選擇具備國家許可的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廠商介紹商品;介紹適合我省農村的養殖業、加工業類的欄目;需求信息類欄目,介紹國內外的對農產品的需求信息,使農民避免盲目種植和銷售,針對我省農村冬閑時間長的特點,介紹國內外的用工信息。同時,開辦上述欄目,不僅能為農民提供服務,而且也能為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廠商提供一個廣告平臺,為電視臺增加廣告收入。
此外,王延亮委員建議,如果我省農村頻道開通,應該向黑龍江衛視一樣免費播出,而不應該劃在有線電視裡,考慮到農民的實際情況,應該讓農民免費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