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
東北網2月8日電 黑龍江是資源大省,目前許多資源型城市都存在轉型問題。兩會期間,眾多代表委員為黑龍江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言獻策。2月8日,省政協常委張洪昇做客東北網談就資源型城市轉型問題與網友互動交流。
嘉賓介紹:張洪昇,畢業於英國城市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省政協委員、常委,市政協委員、常委。現任大慶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民建大慶市委主委,大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訪談全文如下:
主持人:各位網友好!今天做客東北網談的是省政委員,大慶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昇博士。
張洪昇:各位網友,大家好!
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主持人:資源型城市轉型,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黑龍江有很多資源型城市,目前都存在轉型問題,而在轉型的過程中,科學及合理開發這一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張洪昇:黑龍江是個資源大省,我認為不應該陷入以資源為先導型的發展誤區,應該著力自主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經濟貢獻的力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技術水平。我們有資源,可以進行資源的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我們不應該僅僅就是賣原料,原煤、原木、原油這些『原字號』的產品。黑龍江省應該把它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張洪昇:我省經濟的發展,要注重一個速度和質量,規模和效益的問題。近年來我省各地紛紛建立一些工業園區,加快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單純從GDP增長角度來看,肯定是多上園區、多上項目是有利的,這樣會增加就業。但是如果園區過多過濫,項目開發飢不擇食,招商引資也飢不擇食,從長遠來看會損害經濟發展的基礎,為將來帶來很多弊端。我覺得我省無論是建立各種工業園區,還是開發哈大齊工業走廊,都要注重速度和效益、質量和規模。要根據不同的地方,根據不同的園區、不同的優勢,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原則,區別對待。有的地方適合發展工業,我們就要去發展工業,有的地方適合把這塊濕地保護起來,這一塊就不應該建立園區,我覺得濕地可以發展旅游,有可能會比發展工業帶來更大、更長遠的效益。
機遇是一種戰略資源
主持人:一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著很多機遇和挑戰,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也面臨著很多機遇挑戰,您在這方面有什麼建議?
張洪昇:機遇是一種戰略資源,是非常寶貴的,王巨祿主席在九屆四次會議上做的常委會工作報告裡也提到了機遇。良好的機遇是不多的,機遇稍縱即逝,關鍵是我們怎樣把握將來的機遇。大慶最近發現了很大的天然氣田,我們應抓住機遇,把天然氣產業發展起來,如果黑龍江省寶貴的資源都為外地做貢獻,黑龍江省的經濟就難以發展起來。另外,在石化產業發展方面,中石油規劃了很多項目,我們一定要搞好合作,一起攜手構建和諧發展哈大齊工業走廊。關鍵是要把大的石化項目擺放到哈大齊工業走廊裡,只有這樣纔能推進我省經濟發展。又比如現在我們省市離俄羅斯是比較近的,中俄加強農業合作,修建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這些石油從黑龍江省境內流過,我們用不上,我們還是為別的地方做貢獻,在管道沒修好之前,中國鐵路每年已經有600、700萬噸的俄羅斯原油進口到中國。很多其他的省份,像山東省等其他的省份,也都積極地利用俄油發展石油工廠,據我了解我們省用量很少,我們能不能利用中俄加強農業合作的機遇,充分利用俄羅斯的油氣資源,這也是一個良好的機遇。
為大慶轉型建言獻策
主持人:您向政協提出的提案《批建大慶科學城、助力石油城轉型》中提到,我省應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理念和高度,大建石油城的轉型問題,您能不能向各位網友闡述一下這個提案?
張洪昇:大慶因油而生,因油而興,油田已經進入後期轉型的問題。實際上大慶早在1987年就開始利用資金、技術等優勢發展多元產業,並在1992年批建了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但是就目前整體來看,大慶油氣資源一柱擎天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我認為黑龍江省應該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度出發,謀劃大慶石油城市,我的提案建議批建大慶科學城,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次來推進大慶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大慶這個城市真正形成自我創新、自我發展的格局。
張洪昇:提出這個建議主要是有這幾方面的考慮,第一,以創新驅動資源型成功轉型有經驗。在歷史上,比如說美國休斯敦發展高科技,現在有40多所大學,建立了美國最大的宇航中心,世界最大的醫療中心,多元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是依靠科技進步,這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另外德國的盧爾工業區,也是通過建立大學,逐漸使大學和企業聯合建立了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帶隊醫藥、電子、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它也是靠自主創新驅動這個城市的發展。第二,很多資源型城市單純地依靠自然資源,最後它就轉型失敗,這樣的教訓也很多。我國雲南東川市以產銅著稱,有一千多年的產銅歷史,新中國成立以後,東川是世界六大產銅地之一,現在由於資源不足,地級市已經被撤銷了,變成一個轄區,這個城市就不復存在了。像甘肅的玉門油田,它也是由於資源枯竭,現在中國石油的搖籃也是人去樓空。我不希望大慶出現這種情況,大慶要保持大慶的長久繁榮,必須要自主創新。第三,大慶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原油開始遞減,但是油氣產業仍會在一定時期內有更多的產業發展,在一定時期內掩護我們發展好科技和教育事業。大慶近幾年又引進了大慶石油學院,哈醫大在大慶建立了大慶小區,我們又引進了東北林業大學在大慶建立了生物研究基地,還相關建立了一批企業,這些都為批建大慶科學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張洪昇:第四,我省有聚集整個資源的良好機遇,現在我省有24家省屬科學院所,這些院所都面臨著改制和面向市場的管理,這裡許多院所的研發方向和大慶產業有較強的關聯。我省如果把這些科學院所的改制改組與大慶的科學建設結合起來,把這個優勢資源聚集整合到大慶科學城,為大慶產業發展提供價值。大慶開發區都聚集在大慶高新區,在301國道上,301國道正在改建,改建後原來的老縣去掉以後,這些區域就聯合起來,就會形成新的發展空間,重新規劃這個區域也可以建立大慶科學城。第五,有國家的政策導向和省裡的支持,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形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大慶應該在『十一五』期間應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如果在大慶批建科學城,就會很快形成這樣一個體系。這樣的做法也符合『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思路和部署。省委省政府也支持大慶城市轉型,大慶已經被列為國家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試點,今後支持大慶的力度還是會加大,也很有可能會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視。第六,加快產、學、研還有現實意義和示范作用,實際黑龍江省全國有很多資源型城市,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條路子,可以先做一個試驗,能不能推動整個產業的轉型。
主持人:我們多次提到了創新的概念,王巨祿主席在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唯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理念,深化黑龍江的發展,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作為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您能不能結合王主席創新的意識,對我們黑龍江整個城市的發展還有能源的規劃,提出一個比較合理的建議?
張洪昇:王巨祿主席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站在構建創新國家一個高度,為我省的發展建言獻策,這個提法很好。謀劃黑龍江省的科學發展,要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很多領域,這些領域有好多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黑龍江省難以邁上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像『三農』的問題、和諧社會的問題、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問題都要創新發展思路。因為政協委員來自各行各業,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都作出了很多成績,他們應該發揮自身的專長和優勢,為黑龍江省的科學發展多出有用的建議。
科學發展龍江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力量
主持人: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如何落實科學得發展觀,您能不能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張洪昇:實現黑龍江省科學發展觀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社會各界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著眼於黑龍江的經濟發展,圍繞如何理解和認識科學發展觀,究竟什麼是科學發展觀,如何推動黑龍江省邁向科學發展,展開一系列深刻的討論,以加深我們對科學發展的理解和認識,為黑龍江的經濟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尤其是我們是政協委員,更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為黑龍江省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實現科學發展盡一份力。
主持人:感謝張老師接受我們的訪談。同時也歡迎網友繼續在東北論壇上對兩會期間您關心的話題留言。我們東北網也將在兩會期間邀請代表及委員做客東北網談就熱點問題與網友在線交流。(記者:王巍 張丹 攝像:付巍 視頻編輯: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