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政府為企業誠信建檔 讓銀行放心貸款 促非公經濟發展
2006-02-09 00:44: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8日電(記者 邵月明) 『把款貸給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企業,實際上風險並不比貸給大中型企業大,仔細盤點應該有賬可算。』省人大代表邵方曉說。他的觀點是中小銀行就應當面向中小企業。信貸的市場定位是『抓小不放大』而不是『抓大不放小』。銀行經營者的思路變了,市場自然也就寬了許多,也給迫切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

  銀行瞄准小額信貸業務大有可為

  七臺河代表團張國群代表認為,銀行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發放貸款,必須明白支持經濟發展,銀行纔能發展。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是銀行責無旁貸的責任。既要堅持信貸原則,又要大力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市場經濟規律要求銀行的錢流動到效益好的地方和企業,建議多搞銀行和企業對接會、聯系會,同時,積極穩妥地把農村合作銀行辦好。

  張志國代表說金融部門應當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金融部門應樹立大局意識、發展意識、支持意識、服務意識,多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企業誠信建檔讓銀行放心貸款

  黑河代表團代表張晶川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去年黑河的存款總額共170億,貸款100億,銀行投入加大,貸款額反而下降。很多中小企業因貸不到款而難以為繼,發展不下去。銀行有錢,企業需要錢,為什麼貸款額不昇反降呢?

  實際上,我省異軍突起的小企業經濟一直受到銀行的關注,進入較早的一些城市商業銀行已經從中受益。目前越來越多的銀行,特別是信貸集中的銀行和中小銀行更願意把貸款目標瞄向小企業,規避貸款風險就成為了銀企對接的癥結所在。

  如何解決這一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難題呢?大慶代表團代表刑志廣說,銀行對民營經濟融資風險存在懮慮,較多的是建立在理論上以及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經驗上,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信貸對象自我約束、自我適應能力增強的情況下,卻缺乏嘗試或探索。譬如,改制前企業與改制後的企業,雖然其產品、規模、市場沒變,但經營效益卻可能大不一樣,信貸風險與效益結果也大不一樣。但由於民營經濟缺乏這些抵押品,建議銀行對生產性企業開辦庫存商品、材料做抵押與真實性貿易背景合同做保證的抵押擔保貸款。

  政府搭建平臺為銀行與企業之間『牽線搭橋』

  綏化代表團邵方曉代表建議加強銀企對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信息網標准數據庫,免費提供檢索標准題錄;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和企業質量數據庫,為銀行提供准確的數據,讓銀行放心將款貸給真正需要資金、有償還能力的中小企業。

  代表紛紛建言獻策,各級政府要真心實意地關心、重視、支持和幫助金融部門化解風險,處理不良資產,維護金融債權。政府、企業、銀行之間要以政府為主導,建立良性循環型的生態金融環境,在全社會樹立誠信意識,要誠信守諾,建設誠信龍江。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