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組圖】女大學生結婚生子被開除 法院判決學院敗訴
2006-02-08 23:02:00 來源:央視國際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女大學生結婚生子被開除法院判決學院敗訴
王洪傑
 
女大學生結婚生子被開除法院判決學院敗訴
王國軍
女大學生結婚生子被開除法院判決學院敗訴
林曉功
 

  東北網2月8日電 《新聞調查》2月播出節目《被開除的女大學生》,以下為節目內容。

  去年九月,教育部根據國家現行法律和實際情況取消了不允許大學生結婚的條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到底該不該談戀愛、結婚?關於這一類問題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前不久《新聞調查》收到了一封來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信件,信中一位女大學生向我們訴說她碰到了平生最大的一次挫折,今天,就請您和我們一起來了解她的故事,共同探討大學生婚戀的問題。

  解說:牡丹江是個人口不到80萬的東北邊境城市,給我們寫信的女大學生叫王洪傑,她目前就居住在這個城市。

  記者串場:我們在北方最冷的季節來到牡丹江,當地人告訴我們前兩天這裡剛剛下了一場大雪,根據信上的地址我們找到了她的家。

  信件部分內容:尊敬的楊春大哥,你好!您的節目我每次都看,也非常佩服您的舉止和言談,我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點時間看看信,能幫幫我這個無助的人。

  記者:王洪傑吧,你好,你在信中說你現在是一個特別無助的人,而且甚至幾次想到要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王洪傑: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和別人登記結婚生小孩了,學校因為這件事情把我開除了。

  解說:王洪傑上的大學是牡丹江醫學院,是當地的最高學府。2005年3月,王洪傑被學校開除,那個時候她已經在這裡完成了四年半的學習,通過了所有課程的考試,只差3個多月就可以順利畢業。現在,一年過去了,王洪傑的事情還在學生之間流傳。

  

  記者:聽說過這個事嗎?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一點點吧,具體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記者:你們同學之間怎麼看這個事?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她也是一種可能是一時糊涂或一時衝動之類的吧,有那麼一點不光彩吧。

  解說:近年來,發生在王洪傑身上的事情在其他高校並不罕見,只是各個學校的處理方式不一樣。2003年,重慶某高校的學生懷孕,被學校發現後開除。與此相反,2004年1月,天津某大學的學生舉行了婚禮,學校並沒有對他們做出任何處理。

  記者:單從校規校紀來說的話,你是做學生工作的原來,您還記得是哪一條哪一款對這方面的行為,做出過什麼樣的規定?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一個是教育部有一條,嚴重違反校規校紀,再一個就是學校也有,有同居關系的我們要進行開除。

  解說:牡丹江醫學院的校規中規定,對有同居行為的學生要給予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的處分。

  王洪傑:我就覺得處理我的時候太嚴了,反正也不能怪學校,是應該處理我,我也承認我有錯誤,但是我希望還是能夠給我一次改錯的機會。

  解說:因為沒有畢業,王洪傑很難找到工作,她目前住的地方在牡丹江市市郊,是一個工廠宿捨區,在東北冰天雪地的季節,這裡已經有很久沒有正常供應暖氣了。

  記者:你現在的生活是一個什麼狀況?

  王洪傑:我覺得是挺窘迫的。

  解說:他就是王洪傑的丈夫叫林曉功,一年前失業,目前閑賦在家。

  記者:那現在你的家庭怎麼來維持呢,你還有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

  王洪傑:我是把我原來的那個房子我和我老公住的那個租出去了,把那個租出去是500塊,租這個房子是300塊錢,這樣是中間有一個差額,有一個200塊錢能夠一個月零花。

  記者:但是怎麼夠呢?

  王洪傑:什麼都很省的。

  記者:你要給孩子買奶粉,孩子要吃各種各樣的東西。

  王洪傑:基本上都是花在孩子身上吧。

  解說:目前,王洪傑的主要精力是在家照顧孩子,而她的大學同學們現在大都已經在醫院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了。

  記者:你原來的夢想是什麼?

  王洪傑:上完大學自己有一份好一點的工作,能為自己為家庭,有一個好一點的生活,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解說:結婚生子使王洪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她也很難再實現她的夢想,那麼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她為什麼要在大學期間作出這樣的選擇?學校為什麼選擇了最嚴厲的處罰呢?當代大學生對待婚戀的普遍態度又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了調查采訪。

  記者串場:五年前,來自佳木斯農村的王洪傑在全村人羡慕的眼光中,帶著全家人的希望,帶著借來的幾萬塊錢,在這裡這個十八歲的女孩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涯。

  王洪傑:我們宿捨就在五樓陽面,帶陽臺的那面,那個時候冬天挺冷的。

  記者:父母送你上學的時候有沒有囑咐你不要談戀愛?

  王洪傑:也說了。

  記者:你當時的回答呢?

  王洪傑:那是肯定的,我剛來的時候就看見學校裡全都是成對的,手拉著手,那個時候我就跟我媽說,我說這個學校不好,我不要在這兒待著。

  記者:人家手拉著手成對的走在一起有什麼不好啊?

  王洪傑:可能是高中管制比較嚴吧,對這方面可能沒想得這麼開。

  解說:王洪傑的家鄉距離牡丹江400公裡,是個小村莊,她的父母親都是農民,王洪傑的小學和初中學習都是在村裡學校度過的,高中她考到了縣城的重點中學。她從小學習成績優異,乖巧聽話,一直是個讓父母放心的孩子。

  王洪傑的母親:從小到大可本分了,從來不走,不像人家小姑娘那樣,到哪兒打游戲機,到處走,跟同學溜達,從來都不這樣。

  解說:剛進學校,王洪傑過著簡單快樂的學生生活,教室、圖書館、宿捨和操場就是她全部的生活環境,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還以全年級第十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本科。

  記者:有人追求你嗎?

  王洪傑:也有過,大三大四的都有。

  記者:你都拒絕了?

  王洪傑:當時都拒絕了,我不太喜歡那個類型的男孩。

  記者:在你眼裡他們是什麼類型的?

  王洪傑:我覺得他們就是在某些方面都不成熟,就是那種小男生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們靠不住。

  解說:2003年春天,王洪傑順利通過了專昇本考試後,馬上回家把這個喜訊告訴了母親。

  王洪傑的母親:考上了以後她說,媽我考上了,但還得拿一萬五,我說媽給你拿吧,當時是秋收不接的時候,弄一萬五塊錢。

  解說:王洪傑家的經濟狀況在村裡原本還不錯,但為了讓她完成學業有個更好的前途,近些年來日子緊緊巴巴,直到現在還有3萬多元的欠債沒有還清。她的哥哥為為支持她,甚至放棄了名牌大學的機會,只上了個不用交學費的軍校。王洪傑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開始尋找工作的機會,在學校的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廣告,她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

  王洪傑:見到他的時候感覺這個人就是挺成熟的,就是從說話還有其它的方面讓人挺能依賴的那種。

  解說:王洪傑說的這個人,就是後來成為她丈夫的林曉功,當時他37歲,離過婚,有個兒子,王洪傑的工作是輔導孩子的學習。

  記者:你能告訴我你看到這個孩子,看到這個女孩,第一眼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林曉功(王洪傑的丈夫):她給我的印象就是非常耳目一新,就是學生氣非常濃,跟社

  會上的一些小姑娘非常不一樣。

  解說:當時林曉功開著一個小小的歌廳,因為是孩子的家教老師,他經常請王洪傑和她的同學們來歌廳玩。這給王洪傑單調的大學生活增添了色彩。但很快『非典』到來,學校封校,家教停止了,這時發生了一件小事,打動了王洪傑的心。

  王洪傑:那個時候是病了,他是無意中就是我(在電話裡)說話的時候他聽出來了,他就是找了一個服務生,原來他那個歌廳的服務生去給我送的藥還買了一些吃的。

  記者:為什麼想到要給她送水果呢?

  林曉功(王洪傑的丈夫):我這個孩子我對他的管理在教育當中不是太完美,就是管的太少,對他管的,認為她管的比較多一些,又給他買教材書或乾啥的,給我留下的一些挺深的印象,我也是出於感激之情吧。

  王洪傑:他能聽你無意中的閑談,他能從另一個角度去體貼你去關懷。

  記者:你覺得他懂得你。

  王洪傑:嗯。

  林曉功(王洪傑的丈夫):非常那個像知識分子,所以我心裡也多少有點崇拜她,因為我們家從來沒有大學生,沒出過大學生,所以對她非常有點,有那麼一點是崇拜吧。

  解說:盡管在文化背景和客觀條件上兩個人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林曉恭經營的小歌廳不久也關閉了,他從此失業,但憧憬美好愛情的王洪傑還是義無返顧地和他戀愛了。

  王洪傑:有時候就是我下晚自習他過來接我兩個人一起走,那個時候就覺得世界就我們倆覺得就是特別甜蜜。

  解說:情竇初開的王洪傑同林曉功的戀情迅速增溫,不久兩個人就住在了一起。

  記者:那是什麼原因一定要跟他住在一起?

  王洪傑:可能他經歷比較多一些,可能我也有一種好奇的心理。

  記者:那我能再問一句,你好奇什麼呢?

  王洪傑:初中和高中是,就是完全不允許你談戀愛,男生和女生手拉手都不可以,可能是封閉的時間長了,可能叛逆心理就越重,到這兒相對寬松一些,可能就也想得比較開,對新鮮事物就是充滿好奇,想著去嘗試。

  記者:當時在班上或者在整個學校,學生同學之間談戀愛或者同學跟外邊的談戀愛,出去住同居在一起,這種現象普遍嗎?

  王洪傑:我覺得是挺普遍的。

  解說:在牡丹江醫學院門口的馬路對面,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些錄像廳。他們的招牌上都顯著標注著單間或雅間,隨便走進一家,發現屋子裡只有床和電視機,老板對我們說出了這樣的話。

  記者:這房子怎麼沒凳子,坐在床上看啊?

  錄像廳老板:躺在床上看,好吃不過餃子,坐著不過躺著,住包房都是公開,大學生。

  解說:每天晚上八點左右,就會有成雙成對的大學生走進這樣的錄像廳。我們在周末連續兩天來到這裡,都是客滿。

  錄像廳老板:只要是周末就晚上別想有地兒,晚上別想有地兒,全都是過來看片的。

  記者:在你們這個年齡,在你們這個學校,在男女同學之間,大家對同居談戀愛,對性這些問題怎麼看呢?

  王洪傑:我覺得可能是出生年代的問題吧,我們都是80年代出生的,可能對這些方面看得比較開一些。

  記者:你們是朋友們嗎?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是。

  記者:談戀愛老師管嗎,現在在學校裡?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覺得談戀愛很正常,因為都是大學了嘛,很快就要面臨著社會,所以說如果要是現在不感受一下愛情的話,那以後還有什麼機會呢。

  記者:你們怎麼看大學期間談戀愛?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有些東西是成長必須經歷的,但是不能是談一次戀愛就結婚的那種,沒有必要非要弄那麼大的結果吧。

  

  解說:大學生能否談戀愛,在恢復高考的二十多年來都是一個社會熱門話題。八十年代初期,絕大多數高校命令禁止學生談戀愛,當時的社會輿論也普遍贊成這樣的做法,校園愛情在當時是一個令人不恥的事情。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教育部門及時修改了相關的規定,學校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對談戀愛的行為采取了不提倡不鼓勵的態度。

  記者:談戀愛對大學生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對於同居的話,作為學校能容忍嗎?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學校不能容忍,學校也不允許。

  記者:有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約束同學同居,在外面過夜?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我覺得我們學校在管理上還是比較嚴格的,學校也曾經進行過懸賞,希望學生能夠舉報在校外租房子,而且這些老師也到學校附近這些家屬區進行抽查,尋找,也做過,還真下過一番力氣。

  記者:效果呢?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效果不是很理想。

  記者:我們曾經在學校周圍轉過幾圈,會發現學校周圍有錄像廳、歌廳,這種娛樂場所還真不少,挺熱鬧的。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咱學校也管不了。

  記者:你們想治理,你們沒這個能力。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對,我們也沒有這個執法權。

  解說:偶爾的抽查並不能杜絕學生的同居現象,在學校相對寬松的管理環境下,在同學們相對開放的心態環境中,王洪傑嘗試著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對她來說充滿了神秘的體驗,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這種嘗試給她帶來的卻不僅僅是甜蜜的幸福感。兩個熱戀的人住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會來得突然,一天,王洪傑發現自己懷孕了。

  記者:你害怕嗎?

  王洪傑:害怕。

  記者:害怕什麼?

  王洪傑:害怕學校知道,害怕父母知道,害怕周圍的人知道,周圍的人知道了我覺得他們會恥笑我,如果父母知道了他們就會不要我了,說我不是一個好孩子。

  解說:王洪傑是個醫學院的學生,她很快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去醫院做了人工流產手術。

  記者:第一次懷孕有沒有哪個老師或者學校方面知道?

  王洪傑:沒有,所有人都不知道。

  記者:同學也不知道?

  王洪傑:不知道。

  記者:你怎麼隱瞞的?

  王洪傑:我是在同學都走了,放假之後纔去醫院做的,而且找的是一個挺小、挺偏僻的一個醫院。

  記者:那樣的流產的環境你放心嗎?

  王洪傑:當時也沒考慮醫院的環境會怎麼樣,只是想盡快解決掉,只是記得特別疼,疼的同時就是有一種恨。

  記者:作為一個男人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在什麼地方?

  林曉功(王洪傑的丈夫):可能是我欠考慮一些,當時確實是沒有想到這一點。

  解說:這張照片是我們能找到的惟一一張比較清晰的王洪傑和林曉功的生活合影,照片被明顯撕過,王洪傑說那時候她恨林曉功,但現在都淡忘了。他們很快又和好如初。但四個月後,王洪傑不願意發生的事情再度重演,她又懷孕了。

  記者:既然有了第一次的不小心,為什麼第二次還是要這樣?

  王洪傑:沒考慮到那麼多吧。

  記者:當你得知你第二次懷孕了,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王洪傑:當時想著也是去醫院。

  記者:像第一次一樣如法炮制?

  王洪傑:對呀。

  記者:流產對你來說是件很容易的事嗎?

  王洪傑:我覺得很痛苦,換個話題吧。

  解說:王洪傑再也不願意面對手術的痛苦,林曉功在這時候卻向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林曉功(王洪傑的丈夫):我說你要要,那也行,因為快要畢業了,生下來這個孩子,也就是沒幾天就快畢業了,學校也不會知道。

  解說:當時,王洪傑已經順利完成了在學校的所有課程考試,馬上就要開始長達一年的實習,由於實習期間不用住校,實習醫院也只要請假就可以不去。在林曉功的鼓勵下,王洪傑決定結婚並生下這個孩子。

  記者:在那個階段你了解不了解國家有關的部門,比如教育部門,比如等等相關的法律對於你這樣的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是有什麼樣的規定,你知道嗎?

  王洪傑:不知道,對法律知識比較欠缺吧。

  解說:王洪傑編了個理由從學校取出戶籍和林曉功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記者翻閱了當時的延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規定中稱,在校學習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的學生,要作退學處理。這條規定已經在2005年的九月被廢除。但在記者調查中發現,即使在取消了大學生禁婚令的今天,像王洪傑這樣的行為似乎也不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選擇。

  記者:你覺得大學生可以在學校裡面就結婚嗎?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暫時沒有想過,比如說大學生談戀愛可以,現在都已經可以接受,但是在校結婚,這個我接受不了。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接受不了。

  記者:你呢?

  牡丹江醫學院學生:也不行。

  解說:中國社會調查所對廣州等11個大城市1000位公眾電話調查顯示, 69%的被訪者不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而根據國家教委對全國七十所高校的調查顯示,在取消禁婚令的當年,只有萬分之一的學生申請結婚。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雖然是教育部新的規定說在大學生結婚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新的約束,但是作為老師來說,作為家庭來說,不會支持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學期間去結婚、去生子,因為大學階段是人生最寶貴的一個階段,主要任務是完成學業,主要精力也應該投放到學習上。

  解說:王洪傑的行為即使在今天也不是一個普遍現象,況且在當時大學生結婚還不被允許,她模糊地覺得這件事一定不能讓任何人發現,不然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她跟實習醫院請了假,懷著僥幸的心理等待著小生命的降臨。可將怎樣熬過懷胎九個月的時光?學校是怎麼知道的?為什麼一定要開除王洪傑呢?

  解說:王洪傑懷孕是一個秘密,她不能告訴朋友、同學、老師乃至父母,她要想盡一切辦法隱瞞。

  記者:你瞞得住嗎?

  王洪傑:我一直認為就是我在家待著會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記者: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瞞著家裡人呢?

  王洪傑:始終都是打電話撒謊,跟以前每周都是一樣,周六周日打電話,匯報一下這周乾什麼,怎麼樣。

  解說:王洪傑大學期間最要好的一個同學告訴記者,在那一年,王洪傑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中。

  記者:我會經常看到孕婦在街上遛彎、曬太陽,有家裡人陪著,你也會經常這樣嗎?

  王洪傑:出去的時候一般都是晚上,白天很少出去。

  記者:是怕碰見熟人?

  王洪傑:嗯。

  記者:你覺得這種不能曝露在陽光之下的這種愛情,這樣的婚姻,這樣新的生命,他這種存在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嗎?

  王洪傑:我覺得各有各的美吧,就像有些花是在陽光底下開放,有些花是在夜晚開放的。

  解說:即使王洪傑不見陽光,悄悄躲藏起來,有時候也防不勝防,在她懷孕期間,一個匿名電話打到了她遠在佳木斯的父母家。

  王洪傑的母親:當時我還沒在家,她爸在家裡,說王洪傑有孩子了,說要生了,她爸給我打電話他說那你去看一看吧。

  記者:你還記得你媽來的那天,你見到她的第一面,她是什麼樣子呢?

  王洪傑:她是覺得不可能,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就是不相信。

  王洪傑的母親:我去了,這孩子呢,我瞅著好像是比以前胖點了。

  王洪傑:我就說現在正在實習,比以前輕松了,不像以前學習那麼累了,可能來回待的時間多了,吃東西可能多一點,能胖。

  王洪傑的母親:那麼大孩,20幾歲的人了,我不能扯著膀子,扯著帶到醫院去。

  王洪傑:我就說我是你姑娘,你應該相信我,就是說我沒有懷孕,就是一直在騙她。

  王洪傑的母親:她從來不撒謊,不撒謊,她要是跟我要錢,要是乾啥就是乾啥,從來也不說跟家裡說騙家裡錢哪,撒謊,怎麼回事,從來都不這樣,我挺信任這個孩子的,因為我們這家孩子可聽話了。

  記者:但是你有沒有想到過呢,你這樣說會給日後當真相大白的時候,會給她打擊是雙倍的。

  王洪傑:特別矛盾吧,我就覺得他們把我養大挺不容易的,我又想方設法地去騙他們,隱瞞這件事情,當時也特別矛盾,就是特別愧疚那種。

  解說:當天晚上,王洪傑懷著內疚的心情,把一直信任她的媽媽送上了回家的火車。

  記者:我知道女人在懷孕的這幾個月,這十個月常常是她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對你來說是嗎?

  王洪傑:我覺得既幸福又害怕。

  記者:這兩種心情,哪一種更經常出現在你心頭?

  王洪傑:我覺得還是後者吧,可能害怕多一些。

  解說:王洪傑在謊言、內疚和擔驚受怕中煎熬了九個多月後,2005年春節前夕,孩子終於出世了,是個男孩,不到六斤重。

  記者:生孩子應該說是家人最高興的,特別是你生了一個男孩,最高興的時刻,你的那一刻高興嗎?

  王洪傑:我覺得生完小孩那一剎那吧,我覺得就像解脫了一樣,就是我生完他之後我就可以到處走,就不用再躲躲藏藏生活在黑暗裡了,我覺得就是這樣。

  記者串場:一個女孩遇見了她所愛的人,他們住到了一起,他們結婚,他們生孩子,自古以來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發生在汪洪傑身上,所有這一切都使她的人生和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就因為她是一個在校的大學生。

  解說:王洪傑剛剛做完月子,剛剛平復了慌張的情緒,沒想到她一直擔心的事情卻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記者:這個事情是什麼時候被你們發現的?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王洪傑這件事情是今年(2005年)的3月份我們

  學校接到舉報。

  記者:當時你聽到這個消息,你的第一反映是什麼?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剛開始聽說我們的學生在社會上和某人同居而且生了孩子,我們持懷疑態度。

  記者:你驚訝嗎?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很驚訝,很驚訝。

  記者:這種事情在你們學校這麼多年的歷史上出現過嗎?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沒有。

  記者:如果按照你們的校規校紀的話出了這樣的事情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處理?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按照正常來說應該是開除。

  記者:這是毫無疑問的?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毫無疑問的。

  解說:學校立刻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進行了核實,經過了一天的調查,在充分掌握了證據以後,學校給王洪傑的父母打了電話。

  王洪傑的母親:他說你閨女給你生個外孫。

  解說:同時學校也找到了已經回醫院實習的王洪傑。

  王洪傑:輔導員讓我過去一下,之後直接把我領到學校的派出所裡面。

  記者:問了你一些什麼問題?

  王洪傑:剛開始就是問我實習怎麼樣,最近乾什麼了,完了之後就問我是不是生小孩了,我剛開始也就是害怕,就始終也沒敢承認。

  記者:找她談的目的是什麼呢?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因為她畢竟是一名學生,學生如果要是犯了錯誤的話從學校來說也要對她進行教育,如果她要是認錯態度比較好的情況下恐怕這個處理結果也不會是一樣的。

  記者:你的意思是可能會在處理結果上會有一些通融?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有可能。

  記者:看來在這個時候,她的認錯態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認錯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當時也很生氣,她的班主任、老師、輔導員老師反復談,包括她父母反復做她的工作,她就是不承認。

  記者:為什麼不承認?

  王洪傑:我害怕我承認之後就把我開除了。

  記者:可這種事情瞞的了嗎?已經瞞了這麼長時間。還要再瞞下去嗎?

  王洪傑:沒想到會有人舉報吧,可能也懷著一種僥幸心理。

  解說:由於王洪傑的認錯態度不好,學校領導們非常生氣,只有短短三天時間,學校就迅速對王洪傑作出了處理,他們決定開除她的學籍。

  王洪傑:我媽當時就哭了,因為在她眼裡我始終就是一個好孩子,就是根本不可能說像學校說的這樣,但是事實已經發生了,我媽也沒辦法,好無奈,又很傷心。

  解說:學校對王洪傑的處罰下達以後,王洪傑的父母曾經向學校提出了減輕處罰的要求,但沒有得到回應

  王洪傑的父親:我說這個事除了她自個本身責任以外學校也應該有責任,常年不回家,交代給你們學校了,你們學校能說沒責任嗎。

  記者:你有多痛苦當時?

  王洪傑:我覺得就像天塌下來一樣,人活著好像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沒有意義了,特別黑暗吧

  就像,就像是世界末日了吧。

  解說:學校對於王洪傑的處理依據是校規,但是,如果王洪傑的事情晚發生六個月,她就不會受到這樣的處罰,因為六個月以後教育部修改了相關條文,刪掉了原來不允許大學生在校期間結婚的內容。那麼,學校會因此改變對王洪傑的處罰嗎?教育部修改規定的背景又是什麼呢?

  記者:現在還有沒有當時上學的時候剩下的東西?

  王洪傑:有,我全保留著呢。

  記者:擱哪兒了?

  王洪傑:我給你們看一看。

  記者:好拿嗎?

  王洪傑:來接一下。

  記者:這個紅的是什麼?

  王洪傑:這是我學的計算機的證書,這是我英語四級的證書,這是計算機二級的,省級的

  這是我當時的學生證。

  記者:都給你開除了你還保留著?

  王洪傑:對母校的懷念吧,這是我們畢業照。

  記者:上大學的畢業照嗎?

  王洪傑:對。

  記者:你怎麼會有呢?

  王洪傑:這是別的同學不要的,給我了。

  解說:被學校開除以後,王洪傑也曾經做過各種努力,希望學校能夠撤銷對她的處罰決定,但都是徒勞,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開始向法律求助。

  記者:您首先是一名律師,同時您也有女兒,也是一名父親,當您第一次聽到這個事情你第一反映是什麼?

  張春發(牡丹江市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我的反映覺得不理解。因為作為一個大學生來講在學校學習期間出現這種事情我覺得不太妥當,我的女兒如果發生了這個事情我不打她個半死我也得走揍她個半昏,這是如果發生在我們家身上。

  記者:你是絕對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

  張春發(牡丹江市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不允許,但是從國家法律來衡量,我認為她的行為是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因為結婚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

  解說:1990年的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延用了15年,在此期間,各種相關的政策法規都發生了變化。2001年,我國新《婚姻法》正式頒布,同年,大學取消了對已婚考生的入學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取消了關於禁止大學生結婚的條文,使部門規定跟《憲法》、《婚姻法》一致起來。而王洪傑已經到了法定結婚年齡,她的行為也符合法律規定。

  記者:究竟是學校的校規校紀包括教育部的規定更大,還是我們的《憲法》和《婚姻法》更大?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當然是大法大,但是作為學校來說它要依據教育部規定的這也是很正常的,這不是我們一家學校,全國這些學校都存在這樣同樣一個問題。

  解說:在我們來到牡丹江的時候,這個案子已經審理了一段時間,馬上就要宣判。

  記者:王洪傑把你們告上了法庭,你們對自己,對這個官司有信心嗎?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我們聽從法院的判決。

  記者:如果判你們敗訴呢?

  王國軍(牡丹江醫學院學生處原副處長):如果是我們學校敗訴的話,那麼領導會重新研究一下這件事情。

  記者:別人這個時候都在忙著工作,都在談著戀愛,都在過著幸福的日子,你卻在焦急的等待著,心裡是個啥滋味?

  王洪傑:我覺得既快樂又痛苦吧,快樂是我有一個孩子,天天看著她,我覺得生活是美好的,痛苦是我現在其他的同學都已經工作了,我現在還在這兒等待而且還不知道結果是什麼樣

  可能給我,對我的這個行為給一個教訓吧。

  記者:你不覺得代價很大嗎?

  王洪傑:我覺得這個事情每個人做事情都是有一得有一失的,可能我得到的別人沒有,但是我失去的也很惋惜吧。

  記者:你後悔嗎?

  王洪傑:如果說後悔能回到過去我就後悔。

  解說:2005年12月底,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裁定牡丹江醫學院應撤消對王洪傑的處罰,王洪傑一直在問我們,有了這樣的判決是不是就意味著她可以拿到畢業證了。

  記者:你看這次采訪我問了很多對於一個女孩來說這屬於她隱私的那些內容,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她不太願意向別人啟齒的內容,你為什麼願意告訴我們,甚至願意讓我們把你的這些故事傳播出去?

  王洪傑:我希望把我的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希望我身邊的朋友、老師,還有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對我能支持和理解。

  記者:你現在最渴望的是什麼?

  王洪傑:渴望能回學校上學考試,拿到畢業證,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希望學校能給我這次機會,並且給我一次改錯的機會。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