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9日電 每年春節過後,一些家長都為孩子手裡數額不小的壓歲錢『頭疼』。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不少家長陪著孩子消費壓歲錢,使壓歲錢更具新意。
5日上午,市民任先生帶著女兒茉茉來到市孤困兒童幫扶中心,讓茉茉親手將600元壓歲錢捐給了孤困兒童。任先生說,今年春節茉茉收到了近2000元壓歲錢,任先生和妻子從大年初四開始,便與茉茉商量如何使這筆壓歲錢花得更有意義。最後,他們決定將其中的600元捐給孤困兒童,再用700元購買一套學習機,留下300元作為茉茉下學期的零花錢。任先生說,孩子這1600元壓歲錢如何花銷並不重要,他們想通過支配這筆錢培養孩子奉獻愛心、勤儉節約的美德。
7日下午,記者在中央大街新華書店內看到,有很多家長陪著孩子前來挑選書籍。很多家長都說,買書用的是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買什麼類型的書籍由孩子決定,家長只幫助其參考。剛選了一套《宇宙的奧秘》的初四學生小尚告訴記者,他今年共收到壓歲錢900元,與父母商量後決定買書,以此來拓寬視野。
據了解,近年來孩子在春節期間收到壓歲錢的數額越來越大,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怎樣處理這些壓歲錢成了家長們的一件『心事』。他們擔心孩子將壓歲錢用於請客吃飯、購買名牌、打游戲等開銷上,擔心他們還養成奢侈浪費、互相攀比的壞習慣。今年,很多有『心計』的家長與孩子共同商量如何讓壓歲錢花得更有意義。一些市民鼓勵孩子將壓歲錢捐給需要幫助的失學兒童,有家長陪孩子一起購買書籍、學習用品等,還有家長暗示孩子用壓歲錢為親人購買生日蛋糕等禮物。
省社科院有關專家指出,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家長不應單純地將錢『收繳』,重要的是與孩子正確處理這些壓歲錢,與他們探討如何支配金錢,從側面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和愛心,使壓歲錢更具新意和內涵。